川气东送工程于2007年8月31日正式开工。该工程西起四川达州市,东至上海,干线长度1700公里,是中国天然气基干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气东送对于输出地的有利影响是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改善沿线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技术密集型工业迅速崛起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读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图回答:
西气东输主干道和川气东送主干道都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A.皖、苏、沪 | B.豫、皖 、沪 | C.豫、苏、沪 | D.甘、蜀、沪 |
分析江南某省某乡农村面貌的变化表,完成:
1990年概况 |
2000年概况 |
丘陵为主,土壤贫脊 |
修建水库,引水入乡,营造湖岛风光 |
粮食种植为主 |
淡水养殖及加工式为主 |
砍伐林子,水土流失 |
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茵 |
文化生活单调 |
“渔村一日游”的项目十分火爆 |
外出打工者众多 |
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众多 |
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 |
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 |
根据1990年至2000年该乡的发展状况,判断2009年该地区最可能的发展阶段是
A.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B.工业化阶段 |
C.后工业化阶段 |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改变 | B.产业结构的变化 | C.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 D.旅游业的发展 |
该乡大力发展淡水养殖加工业的主要条件是
A.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 B.劳动力丰富 | C.旅游业的发展 | D.周边山区森林广布 |
下列关于高污染产业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 B.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
C.在产业转出国,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 D.产业转移对象国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
右图为西气东输干线管道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西气东输干线管道( )
A.穿过三大高原 | B.途经四大气候区 |
C.跨越三大河流 | D.经过三大自然区 |
.甲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
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剧荒漠化 |
B.破坏自然植被,导致水土流失 |
C.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引起土壤盐碱化 |
D.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引发酸雨 |
.该工程对乙地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保护植被 | B.调节气候 | C.减少酸雨 | D.保持水土 |
在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在90年代,这个指标略有改善,但基本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化。截止到2002年底,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中,在86%的资金投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14%的资金投向中西部。
根据材料,分析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落后的主要原因。
200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简述“双转移”对安徽的影响。
根据下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简述1980~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外资直接投资累计量占世界比重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
近些年来,G市(如图)大力建设工业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G市属于省,铁路名称是铁路。
(2)指出G市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
下列说法能正确描述西气东输工程西端气源地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原因的是( )
A.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特别强 |
B.在地质史上,该地区气候湿润,植物繁茂 |
C.在地质史上,地壳运动激烈,给该地区带来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
D.该地区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物丰富 |
我国要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资源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不均衡性 |
B.资源具有利用潜力无限的特点 |
C.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资源的需求量不平衡 |
D.资源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