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①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ǒ)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②;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①匠伯:即匠石,②杙(yì):小木桩,用来系牲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絜之百围 絜:丈量
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 辍:中止
C.奈何哉其相物也 相:看待
D.不可以适河 适:适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匠石之齐,至于曲辕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以至于此其大也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C.使予也而有用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几死,乃今得之 而后乃今将图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
B.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
C.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译文:
②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译文:
③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译文:
阅读理解。
学者有四失
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②,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失:过失,缺点。②多:学得过多。③止:遇到困难停滞不前。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⑴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____________ __
然后能救其失也:_____________ _
⑵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谈谈你对教师作用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一)解释指定的词。
⑴而日中时远也 日中:
⑵日初出沧沧凉凉 沧沧凉凉:
⑶及其日中如探汤 探汤:
(二)辨析下面加点词古今不同的意义。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
今义:
(2)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
今义:
(三)文中两小儿所持的依据是分别从哪一种感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看的?
(1)
(2)
(四)两小儿所持的依据有道理吗?你认为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市人贫甚,朝不谋夕。偶一日拾得一鸡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当矣!”妻问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须十年,家当乃就。”因 与妻计曰:“我持此卵,借邻人伏鸡乳之,待彼雏成,就中取一雌(cí)者,归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鸡。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可得鸡三百,堪易十金。我以十金易五牸(zì),牸复生牸,三年可得二十五牛,牸所生者,又复生牸,三年可得百五十牛,堪易三百金矣。吾持此金举责,三年间,半千金可得也。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zhái),以三之一市僮(tóng)仆,买小妻,我乃与尔优游以终余年,不亦快乎!”
妻闻欲买小妻,怫(fú)然大怒,以手击鸡卵碎之,曰:“毋(wú)留祸种!”
解释划线的词语。
(1)朝不谋夕: 。
(2)安在: 。
(3)就: 。
(4)因: 。
(5)堪: 。
(6)易: 。
(7)牸: 。
(8)举责: 。
(9)市: 。
(10)僮仆: 。
(11)闻: 。
(12)怫(fú)然: 。
(13)毋: 。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可得鸡三百,堪易十金。
译文: 。
②我以十金易五牸(zì),牸复生牸,三年可得二十五牛,牸所生者,又复生牸,三年可得百五十牛,堪易三百金矣.
译文: 。
根据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开篇交代了主人公怎样的生活状况?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②此处在描写贫者的计划时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
③“怫然”“怒”“击”这些词有什么作用?
。
④展现了妻子怎样的性格?
。
⑤这个故事有什么暗示作用?
。
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小儿为什么争辩?他们各自有什么观点?依据是什么?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4)你喜欢这两个孩子吗?为什么?
阅读理解。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注:①同席:唐代以前人都是席地而坐,一席至少可坐两人。②乘轩冕:乘车。
⑴写出句子大意。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⑵本文写了哪两件事?
⑶从文中可以看出管宁一个是怎样的人?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用“/”画出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
(2)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
(3)从上面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孔子:
两小儿: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呢?(可以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可用文言文来说)
课文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
(1)狙公_______ ,曰:“__________。”众狙皆怒。曰:“_________________。”众狙
_______。
(2)_______,鱼相与处于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相忘于江湖。
(3)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学者有四失
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②,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失:过失,缺点。②多:学得过多。③止:遇到困难停滞不前。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⑴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____________ __
然后能救其失也:_____________ _
⑵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谈谈你对教师作用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huì)。鹬曰(yuē):“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解释加点的词
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解释下面语句。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解释划线的词语。
共:
锄菜:
不异:
捉:
掷:
尝:
乘轩冕:
废书: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译文: 。
②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译文: 。
管宁为什么与华歆割席断交?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yǐ);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bǐ)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yù)于富者曰(yuē):“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shì)而往?”曰:“吾一瓶一钵(bō)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yān)。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zāi)?
本文作者彭端淑,字 ,四川丹棱人,生而颖异,十岁能文。清雍正十一年进士,曾任吏部郎中等职,乾隆十二年到广东做道元,后在锦江书院讲学,著有《 》。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学:
(2)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学:
(3)蜀之鄙(bǐ)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鄙:
(4)子何恃而往?
恃:
根据文章的意思,思考下面的问题。
(1)文题是“为学”,文章为什么从天下事说起?
。
(2)文中两句“子何恃而往”语气各有什么不同?各表现了富和尚什么态度?
。
(3)“吾一瓶一钵足矣”其中两个“一”和一个“足”说明了什么?
。
(4)“富和尚有惭色”的原因是什么?
。
(5)学了本文之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
阅读《学弈①》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弈秋②,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③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注释】
①弈:下棋。
②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③鸿鹄:天鹅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使弈秋诲二人弈:教诲 |
B.惟弈秋之为听:只 |
C.思援弓缴而射之:援助 |
D.虽与之俱学:一起 |
翻译: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读下面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祁(qí)黄羊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由于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训练军队。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大王问我谁可以担此重担,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悼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信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一)用“___”画出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落下毛病(lào luò) 统帅(suài shuài)
(二)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举:①往上托,往上伸;②举动;③推选,选举;④举人的简称;⑤提出;⑥全;⑦兴起;⑧抬起。
(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 )
(2)文天祥举兵抗元,各地百姓纷纷响应。 ( )
(3)这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 ( )
(4)在这次运动会举重比赛中他一举夺魁。 ( )
(5)你举个例子具体说一说吧。 ( )
(6)在这里,小胡举目无亲,他感到很孤单。 ( )
(三)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替代( ) 担当( ) 慎重( )
(四)下列每组两个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 解狐是杀你父亲的仇人。 ( )
(2)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事关国家安危,我怎能不慎重呢?( )
(3)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谁说这个重任非祁午莫属呢? ( )
(五)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祁黄羊两次举荐,第一次举荐,悼公感到意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举荐,悼公感到意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悼公感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以公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