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初中历史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来源:组卷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解析: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原文大意: 管仲辅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一统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恩惠。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原文大意: 魏主决心改变鲜卑族风俗,召见群臣。……魏主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 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四: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原文大意:魏主颁下诏书,认为:“北方人把土 叫做拓,后来又叫做跋。魏国的祖先源自黄帝,因尊崇土德的缘故成了大王,所以称作拓跋氏。那泥土,黄颜色中的一种,是万物最初的源头;应该改姓元。各位有功之臣以及从代郡来的老家族的人,姓中有的是复姓,都要改为简单易记的姓。
(1)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首先称霸的?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内容?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材料三反映了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材料四反映了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4)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角度谈谈你从以上史实中获得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在的湖南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下列哪个诸侯国

A.秦国   B.齐国 C.楚国   D.燕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  D.适者生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末期,合纵未能成功的原因是(   )

A.秦国力量的强大 B.连横的策略更加灵活
C.合纵家的才能不行 D.各国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性表现在

A.促进民族融合 B.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国王权威下降 D.诸侯国数目大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 世纪后期,通过城蹼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诗电影《孔子》于2010年1月22日正式全球公映。这部电影再现了绚美灿烂的文明与野蛮惨烈的战争相互交织的春秋史诗画卷。下列哪部著作能读到这段历史(  )

A.《资治通鉴》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史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看两幅战争图片并回答问题(15★)

请回答:
⑴、图一、图二所示战争个发生在什么时期?(4★)
⑵、说出上图所示两次战争的作战双方及战争的结果?(4★)
⑶、比较一下两次战争的不同点?(3★)
⑷、简单评价一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有很多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请把下列成语与历史故事主人公联系起来,连连看(共4分)
完璧归赵                           诸葛亮
围魏救赵                           刘邦
负荆请罪                           蔺相如
纸上谈兵                           赵括
卧薪尝胆                           项羽
约法三章                           廉颇
破釜沉舟                           勾践
鞠躬尽瘁                           孙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正如下列句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描绘,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A.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改革,召集诸侯会盟
B.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
C.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
D.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大国兼并小国,战争频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指的是(        )时期的政治格局,“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指的是(        )时期的政治格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阅读材料回答: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