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材料二:“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这两句话是江泽民分别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上作的报告内容。
(1)材料一是由谁提出的?
(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保证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于哪一年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了哪一教育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
(4)国家实施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宗旨的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飞抵北京。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7月16日,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基辛格访华是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的一次成功访问。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李克强说,近来中美关系受到的严重干扰不符合双方利益。希望美方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基辛格表示,中国的繁荣富强对全世界都有利,中国的重大关切应该得到尊重。美中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巨大的合作潜力。他将继续为促进美中关系的发展而尽力。
——摘自新华网
(1)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尼克松访华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当前中美关系有合作也有分歧。请你说说中美关系该如何发展才符合两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历史图片展,最适合选用的科技成就是
A.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C.中国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 |
D.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标志中国外交事业进入最活跃、最有利时期的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恢复联合国席位 |
C.中美建交以后 |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不与大国结盟战略 |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历程刻骨铭心
材料一: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一文中写到:“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分别指什么?
党的探索亘古未有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从此,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2)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3)1979年,我国在农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党的政策温暖我心
材料三 :(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CNN记者专访谈
(4)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前时政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材料三: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后,中美关系也开始走向正常化。
请回答:
(1)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据材料二归纳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
(3)材料三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哪一年?中美正式建交于哪一年?
(4)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指谁?
(2)材料中为显示“救国之梦”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4)材料中使我国实现了“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会怎么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其中的“奠基工程”是( )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发展高等教育
C开始恢复高考
D增强教育难度
“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
“稻堆脚儿摆得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吃袋烟”,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C.十年“文革”的结束 |
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如图,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新中国成就展,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一些图片和设计的版面,请你也一起参加。
(1)请将以上四幅图片的字母代号按其所属类别填入对应的方框内。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除上述四个方面以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一个方面来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请填入上图中⑤空白方框内,并举一例说明。
(3)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材料二:“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这两句话是江泽民分别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上作的报告内容。
(1)材料一是由谁提出的?
(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保证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于哪一年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了哪一教育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
(4)国家实施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宗旨的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 (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农业总产值 |
461 |
510 |
535 |
575 |
610 |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是怎样的?这一状况的出现与那段时间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 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十多年前,正是下图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来,这项活动是( )
A.希望工程 | B.春蕾计划 |
C.五个一工程 | D.光彩工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