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词多义 / 选择题
高中语文

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B.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C.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D.词的下阕重写景,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选出赏析错误的一项(3分)(   )
菩 萨 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A.本诗写一个独处闺中的女子,太阳升起,懒起梳妆,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她的处境和心情。
B.“懒起”透露出主人公的心情,下句的“迟”与之呼应,是了解整首词意的关键。
C.“照花前后镜”的“花”,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少妇的容颜如花般美丽,化用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可谓生动鲜活,美不胜收。
D.本词写人,却将人物的表情隐蔽起来,只对人物动态及有关景物作客观描绘,暗示人物心情,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体会余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纳兰性德《沁园春》一词,填入词中甲、乙两处的词句是(  )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甲)。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愁怀,(乙)?只凄凉绝塞,蛾眉遗冢;销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A.匝地无埃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B.匝地无尘埃何必平生多恨哉
C.匝地无尘埃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D.匝地无埃何必平生多恨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词都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B 两首词都用典故,前者借以讥讽当时朝政,后者借以抒发情怀。
C 两首词都是豪放派词人所写,前者雄奇、奔放,后者慷慨、沉郁。
D 两首词都以怀古为题,怀念古代英雄,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出自《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句子没有用典的是

A.“千里澄江似练” B.“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C.“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D.“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一首宋词的词牌是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A.水调歌头 B.醉花阴 C.西江月 D.如梦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功业无成的伤感。 B.运用比喻,使形象更加鲜明。
C.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D.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沁园春 长沙》,完成后面习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下面是对画线句的赏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画线句用语精当,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B.诗人站在橘子洲头,远眺近看,仰视俯瞰,山、林、船、鹰、鱼至“万类”,尽在诗人的视野之中。
C.从“万类霜天”四字,可看出诗人视野之开阔;一个“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D.画线句远近上下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虽都是写景,但又都是写情,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及超脱世俗的愿望。

对词中“峥嵘、挥斥、粪土、击水”四个词语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对过去的岁月用“峥嵘”一词来形容可谓绝妙。此词原形容山势高峻,词中指风云变幻、激烈斗争的生活。
B.“挥斥”是指挥舞手臂,斥责社会弊政。以此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C.“粪土”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意为“视……为粪土”,生动丰富,给人以新鲜别致的感觉。
D.“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只。以此表达了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 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
白言:“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苦孤山先访梅。须晴去,访稼秆未晚,且此徘徊。”
(说明:这是宋代词人刘过填的一首词。当时辛弃疾任浙东安抚史,召刘过任其幕僚,刘过 便以此词作答。)
(1)这首词的词牌是:(   )
A.念奴娇      B.永遇乐      C.水调歌头      D.沁园春
(2)词中主张“不若孤山先访梅”的人是:(   )
A.香山居士    B.林和靖      C.坡仙老        D.作者自己
(3)词中“暗香浮动”源自七律《山园小梅》的第二联。这一联的上句是“疏影横斜水清浅 ”,请选出下面正确的对句:(   )
A.暗香浮动月正明             B.暗香浮动会断魂
C.暗香浮动共金樽             D.暗香浮动月黄昏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斗酒彘肩”典出《史记·项羽本纪》。
B.这首词用想象中白居易、林逋、苏轼赞西湖美景的对话,组织成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
C.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对辛弃疾邀请他任幕僚的推辞之意。
D.从这首词的风格上推断,对过应属于婉约派词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B.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C.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D.词的下阕重写景,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词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里作者用两个动作写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意欲沙场立功却无用武之地,空有一番雄心壮志而无处施展,内心极为苦闷、急切和悲愤。
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作者写此情景,意在控诉侵略者恣意妄为的侵略行径。作者正气凛然,言语犀利,体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感。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赞周郎埋下伏笔,创造出雄浑的气氛。
D.“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这里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乘醉听萧鼓”,写的宴酣之乐,“吟赏烟霞”,写的山水之乐,这里既表现了官员的儒雅风流,也衬托了山水的美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菩萨蛮
晏几道
来时杨柳东桥路。曲中暗有相期处。明月好因缘。欲圆还未圆。
却寻芳草去。画扇遮微雨。飞絮莫无情。闲花应笑人。

A.“却寻芳草去”中,“却”字写出赴约人失望的心情,“芳草”暗指他所渴念的女子。赴约人感到“飞絮”、“闲花”都“无情”“笑人”,其中蕴含了对那人不能赴约的几丝怨意。
B.“明月好因缘”中的“因缘”是指男女之间的缘分。“欲圆还未圆”表面上写约会时的景色,实际上是暗喻约会成空:事情眼看要圆满了,却伊人未来,终未能圆满。
C.上阕从前来赴约现实性起,重点点明约会的地点。“曲中暗有相期处”是说约会的地点在路的转弯处一个异常黑暗的地方。
D.首句冠以“来时”,下阕又说“去”,而不分别说“去时”、“归”,表明是以当时的口吻行文,给人一种现场感。体现出晏几道含蓄婉曲、蕴藉深厚的一贯词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将“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对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李清照《如梦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层层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一词多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