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茶 瓶 儿
宋·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① 。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②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注:①《金缕》即《金缕衣》,是一首曲调柔媚的歌曲。②青门:古长安城门名。
这首词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请从虚实的角度对全词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①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②,留教视草③,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①范停: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城临安。悴,副职。辛弃疾当时任滁州知州。②承明: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③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
赏析“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两句的妙处。
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③。
【注释】: ①本词写于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金陵以后。②朝鸡:上早朝时的鸡鸣声。③邯郸道:据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所叙,唐代有卢姓书生在邯郸道上曾做“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
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
词的下阙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一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这首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满江红·山居即事
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①,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注:①:一种水鸟。
词的上、下阕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如何理解词人的“足”与“未足”?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屈原庙
粱辰鱼①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②。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③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④,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⑤,鹧鸪飞处欲黄昏。
[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杜:指杜蘅,香草名。
在“鱼腹空埋水底魂”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
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这样结尾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
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小题。
南乡子
陆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
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在全词中的作用。
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和夸张而意境深邃,富于情味。 |
B.诗中一、二两句前后呼应,既是纪事写景,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C.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构思灵巧,戏语雅趣中又启人神思。 |
D.这首短诗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片童心。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题。
贺新郎 [宋]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1: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被罢,59岁,此词仿陶氏《停云》“思亲怀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造“停云堂”感怀而作。
辛弃疾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请列举此词典故涉及到的人物?(两个即可)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句“知我者,二三子”的作用并简要指出此词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深沉的感情。
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即信江河畔的南岩一带,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
简要分析“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次年十月遭劾奏,谪监郴州。南行途经岳阳作此词。
(1)“三闾”指谁?借吊“三闾”表达词人什么样的心境?
(2)简要赏析 “又看暝色满平芜”中“满”字的妙处。
(3)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无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