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词多义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请结合作品对这句评语做简要阐释。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2)____________,佳木葱茏而可悦。__________,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博我以文,___________,欲罢不能。  (孔子《论语》)
(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欲寄彩笺兼尺素,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1)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2)词的下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诗歌鉴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评析下面加点词的修辞效果。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是晴。
“晴”实指__________,暗指__________,其效果是: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 溪 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睛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这里是诗人以沈约自比。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这个画面的目的是什么?
  
(2)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几重意思?

来源:诗歌鉴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1)试解析这首词上阙中的三个“深”字的含义及三个字叠加在一起的作用。
答: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词的写作特色和词人抒发的感慨。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题目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开头三句“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手法巧妙,请作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8.“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                                                                                
                                                                                  
9.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答:                                                                            
                                                                                   

来源:诗歌鉴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①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
②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请通读全词,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夏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①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假托—个女子的身份、口气,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别绪,清代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此间:“语不深而情深,千古离别之词,以此为最。”请问词的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4分)
②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出语不凡,感人至深,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写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
C.词依长短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阕,又叫片。
D.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词,后回答问题。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
〔南朝·梁〕何逊
阶蕙渐翻叶,池莲稍罢花。高树北风响,空庭秋月华。寸心怀是夜,寂寂漏方赊。抚弦乏欢娱,临觞独叹嗟。凄怆户凉入,徘徊檐影斜。无为淹戚里,见就还田家。
【注释】
①罢花:花儿凋谢。②戚里:帝王外戚聚居之处。
(1)情因景生,景因情设,试分析“高树北风响,空庭秋月华”一句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妙处。
(2)请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翁形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⑴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         。(《论语·述而》)
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春江花月夜》)
                     ,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赤壁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   作者: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昭君怨    作者: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按照字数的多少分类,这两首词均属于           。《如梦令》和《昭君怨》分别是这两首词的           
(2)仔细品读这两首词,试分析严词和郑词抒写的各是什么事物?并简要说说理由。
答:                                                                          
(3)请分别就这两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一词多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