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小说阅读 / 选择题
高中语文

选出下列有关小说知识的说法不当的一项(  )

A.传统小说在叙事时,多用“讲述”方式, 这种方式多采用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叙述者时不时要亮相,甚至对小说中的人与事“指手画脚”。
B.作为背景出现的风景,往往对事件有相应的衬托作用,只不过有时是“同调同质同方向”的“正衬”,有时是“反调异质反方向”的“反衬”。
C.虽然小说的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但主题必须鲜明,主题鲜明是评价小说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D.根据福斯特关于“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理论,林黛玉、周朴园、娜塔莎这些人物都属于圆形人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所学课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项链》的心理描写细腻、深刻。作者善于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玛蒂尔德渴望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预示了其悲剧的必然性。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大雪等自然景物和环境的描写极为出色,点染出了浓厚的氛围,和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思想的展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C.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冷酷、虚伪、残忍、奸诈。他怀念鲁侍萍,但侍萍真的到来时却又感到威胁,所以他的怀念完全是虚假的。
D.《窦娥冤》第三折是全剧高潮,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叙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阿Q正传》第七章“革命”中,写了辛亥革命到来时鲁镇社会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阿Q对革命实质的理解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谁”。因而对吴妈提出了“困觉”的“恋爱”要求,结果不仅挨打,连活路也断绝了,产生了“生计问题”。
B.弗兰茨•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情节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其一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其二是家里的新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把他弄走’”。小说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新情淡薄,人性扭曲。
C.在抄检事件中,探春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撵入画,惜春则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D.《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写屈原自沉汩罗的经过,着重记叙了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屈原的话“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还以“怀瑾握瑜”来比喻自身的高贵品质:宁愿葬身鱼腹,也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临死之前,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常常白日见鬼,见到被他害死的一干人等不断向他索命。他自知命不长久,于是指定曹丕继承大业。临终时,向身边的侍妾分香,希望今后能够自食其力。又下令建造疑冢七十二座,免得被人挖坟掘墓。
B.诸葛亮回师经过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兵不能渡。土人告知,是阴鬼作祟,必须以活人祭祀,孔明依言而行,终于风浪平息,安然渡过泸水。
C.关羽放弃麦城后向西川撤退。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
D.曹操死后,曹熊、曹植不来奔丧,曹丕派人问罪。曹熊被逼自缢而死。卞氏见其子互相残杀,十分痛心亲自来为曹植求情。曹丕以诗试才,七步成诗。曹植才得不死。
来源:文学常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初秋时节,海棠花开,探春倡议成立“海棠诗社”,得到宝玉和众姐妹的积极响应。众人各取了别号,如黛玉号潇湘妃子,宝钗号蘅芜君。探春自荐为社长,迎春、惜春任副社长。首次活动以白海棠为题作诗,结果林黛玉的诗作夺冠。(《红楼梦》)
B.觉新的妻子瑞珏因需躲避所谓的“血光之灾”而被迫迁到城外去分娩,结果难产而死。“可惜生下来就没有娘了。”接生婆所说的这句话,刺痛了觉新的心。觉新不仅没有因为妻子生了个儿子而喜悦,反而觉得这个孩子似乎是他的仇人。(《家》)
C.雷鸣上前线之前,来到赵伯韬家,与他的初恋情人、如今的赵夫人林佩瑶诀别。雷鸣告诉林佩瑶:“我有一件东西送给你。”他所说的“一件东西”,是指歌德的著作《浮土德》,这本书里还夹着一朵枯萎的白玫瑰。这是他们初恋的信物。(《子夜》)
D.老乡要求裁缝把一块只能做一顶帽子的布做成五顶帽子,可做好的帽子只能套在手指头上。老乡拒付工钱,反要裁缝赔钱或还布。面对海岛人设置的这项智慧测验,桑斤总督当场作山判决:裁缝赔掉工钱,老乡赔掉布,帽子送给囚犯用。(《堂吉诃德》)

E.涅赫柳多大的姑妈救下女农奴的新生女儿。性情比较严厉的人姑妈想把女孩训练成得力的使女,而心地比较善良的小姑妈则教女孩念书,打算收她做养女。女孩长人后,就成了半是婢女,半是养女。这个女孩名叫卡秋莎,也就是后来的马斯洛娃。(《复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巴金代表作《家》的人物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太爷是封建大家庭的维护者,他专制、冷酷、虚伪,把鸣凤送给冯乐山,导致鸣凤投水自尽,但他对自己的行为充满了自信。
B.高克定是封建大家庭的维持者,高克定的身份是个律师,由于长兄的缺席,他自觉地充当起了长兄的职责,承担起维持者的责任。
C.瑞珏和鸣凤等女性是封建大家庭的受害者,这些女性美丽却遭遇了不幸。作品正是通过美的毁灭,深刻地控诉了封建家族的罪恶。
D.觉慧对封建制度嫉恶如仇,关心国家的前途,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彷徨》由鲁迅1924-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加上从《呐喊》中抽出的《不周山》编成,《祝福》《伤逝》《长明灯》等都是其中的名篇。
B.《彷徨》中的小说,体现了鲁迅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的关怀,善于运用“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法来塑造人物。
C.“彷徨”一名源于鲁迅《题〈彷徨〉》诗中的文句:“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表现了鲁迅在“五四”退潮期的心情。
D.《伤逝》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经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虽然最终爱情得而复失,但子君还可以重新过上自己的生活的喜剧故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灯谜的谜面与谜底不对应的一项是

A.万紫千红——花荣 芝兰其气——花袭人 
B.相貌堂堂——颜良 赏罚分明——法正
C.孟德栽树——曹植 单刀赴会——关胜  
D.汉朝文书——刘璋 爆竹除旧——惜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其与书中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②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③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④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A.林黛玉 妙 玉 王熙凤 巧 姐  
B.贾元春 贾探春 王熙凤 袭 人
C.袭 人 林黛玉 巧 姐 香 菱 
D.巧 姐 林黛玉 秦可卿 王熙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三国演义》名言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是孙策临死时留给孙权的忠告。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袁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B.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八个字是对吕布及其座骑的称赞,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读来琅琅上口,流传广泛,妇孺皆知,后来赤兔马被张飞得到。
C.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良才华出众,可惜死得早。马谡智商高,可惜太自负。因此当人们读起这句话时,一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D.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刘备说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
来源:《三国演义》名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关于《三国演义》的情节介绍,错误的两项是(  )(  )

A.外戚何进征调地方军队入京,造成董卓乱政。地方势力借口讨伐董卓,纷纷招兵买马,抢夺地盘。司徒王允设计策反董卓的部将吕布,杀了董卓,夺取了大权。
B.袁绍率军南下与曹操争锋,在官渡对峙。曹操放火烧掉袁绍屯放于乌巢的军用物资,袁军士气全无,曹操乘机反攻,大败袁绍。此后曹操又远征乌丸,平定了北方。
C.曹操率军南下抢夺荆州,在长坂击败刘备,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在赤壁对持。周瑜用黄盖的苦肉计,大烧曹操连环船,曹军大败。刘备乘机抢夺了荆州南部四郡,还夺取了益州,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D.镇守荆州的关羽出兵进攻襄阳,水淹曹军。曹操和孙权达成短暂同盟,在襄阳城外击败关羽。孙权以吕蒙为都督,偷袭南郡,杀死了关羽。曹操称帝,国号为魏,随后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建立蜀国和吴国。

E.魏军进攻蜀汉,魏将邓艾率主力取汉中后与姜维对峙于剑阁,魏将钟会出奇兵突袭成都,蜀后主阿斗投降,蜀汉灭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鲁迅小说按写作年代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药》《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
B.《狂人日记》《药》《祝福》《阿Q正传》
C.《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
D.《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祝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边是几组作者或作品,从文学知识的角度看,该组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把它选出来。

A.《水浒》 B.《西游记》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①《红楼梦》中,黛玉死后人们都不敢把她的死讯告诉宝玉,是谁首先把这事告诉宝玉的,这人为什么这样做,结果如何?
②薛姨妈母子寄居荣国府后,宝钗好奇赏鉴宝玉的通灵玉,口中念:“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她的丫头莺儿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请问宝钗金锁上是哪两句话?你觉得作者安排这个情节的用意何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对《红楼梦》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    (5分)
A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命紫鹃找出旧日题诗的绢子,撕扯不动,就撂在火盆上烧了。紫鹃悲愤交加,却见不到贾母、宝玉等人的踪影。(《红楼梦》)
B. 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宝钗,又心疼她暑天跑来看他。而宝钗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红楼梦》)
C.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这是黛玉初见宝玉的心理活动。黛玉应贾母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红楼梦》)
D.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 (《红楼梦》)
黛玉由落花想到自己凄苦的命运,口吟《葬花词),令人想到一个闺中少女,高洁多情却又孤独绝望,宝玉听罢不觉痴倒。(《红楼梦》)
E. 大观园里出现了代表男欢女爱的绣春囊,引起王夫人的震惊,决定抄检大观园。园中各房都担惊受怕,当抄到宝玉的丫头晴雯时,晴雯怒打王善保家的耳光以示反抗;抄到迎春的丫头司棋时,发现了她与表弟潘又安的情书,司棋又羞愧又畏惧,最后晴雯、司棋都被逐出贾府。 (《红楼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