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 | B.①②⑤ | C.③④⑤ | D.②④⑥ |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 |
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 |
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 |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 |
本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翻译下列句子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 断句题6分,翻译题10分,共28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①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②待,请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 ‘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船:使船靠岸。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夜溃围而出当,正处在 |
B.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过错 |
C.亡其两骑耳。失去,损失 |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动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B.①汉骑追者数千人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C.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D.①不忍杀之,以赐公②具告以事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所当者破,所击者服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③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④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⑤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⑥乘势起陇亩之中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陷入沼泽地,伤亡又惨重。 |
B.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
C.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
D.司马迁认为项羽霸王的权位虽然不能维持到底,但是这显赫的功业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他的失败缘于其自大且做法不得人心。 |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句断句。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译:
②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译:
③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3)
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群臣怪之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B.非有诏不得上 |
C.断其左股 |
D.箕踞以骂曰 |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B.秦王方还柱走 |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
D.轲自知事不就 |
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燕王拜送于庭 |
B.群臣侍殿上者 |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D.客有吹洞箫者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吾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选自《聊斋志异·种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顷刻向尽向:接近,临近 |
B.方悟适所俵散适:恰好 |
C.急迹之迹:寻其踪迹 |
D.憨状可掬掬:用手捧取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见笑于市人 且尽,把核于手 |
B.既有之,何不自食? 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
C.纳之而覆以土从容徐步而去 |
D.乃以镵伐树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2) 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
这篇短文蕴含了哪些做人道理?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而起觉:睡醒 |
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遨:游览 |
C.外与天际际:边际 |
D.悠悠乎与颢气俱悠悠:渺远的样子 |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觉而起,起而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B.故为之文以志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得邑 |
C.而不知其所穷杳不知其所之也 |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被贬谪到永州,戴罪之人,所以忧惧不安。但是有了西山这样一处佳境,让他豁然开朗,又从悲境中走出。 |
B.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先写游诸山,漫漫而游,但长怀着忧惧的心理,后来游玩西山,则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
C.西山给了作者全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让作者达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 |
D.在西山上,作者是引觞满酌,颓然就醉。这里既是一种喝酒的姿态,也暗含了自己被贬官之后的一种精神上的颓然。 |
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认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姿态的山水,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
B.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译文: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 |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我向来就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赏景已经开始。 |
D.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
译文: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他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他们的尽头。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
②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录:
③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遗:
④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属:
⑤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
下列各选项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如日月之食焉而谁以易之 |
B.举直错诸枉无欲速,无见小利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
C.毋吾以也莫春者,春服既成君子一言以为知 |
D.夫子矢之曰植其杖而芸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
课内文言文阅读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成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下列句子加线的词在句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钱币 |
B.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怪:以……为怪 |
C.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 |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怖:惧怕 |
下列句子加线的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子闻之,驰往——辍耕之垄上 |
B.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C.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D.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焉用亡郑以陪邻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所以不成者,以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父曰:“履我!”②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
B.①东见仓海君②秦皇帝东游 |
C.①故遂从之②及沛公之薛 |
D.①良为他人言②为其老,强忍 |
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张良具有“隐忍”性格的一组是( )
A.①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②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
B.①五日平明,良往②五日,良夜未半往 |
C.①良尝学礼淮阳②良鄂然,欲殴之 |
D.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②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良曾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仓海君。仓海君得到张良这个大力士后,就把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给了张良。 |
B.老人故意把鞋掉下桥,让张良替他捡鞋并为他穿鞋,张良怕老人身怀绝技,使自己吃亏,故只好忍气吞声,给老人穿鞋。 |
C.张良先打算跟随景驹,半路上遇上了沛公,就归附了沛公。这说明张良是一个“一心事二主”的人。 |
D.张良与老人约会的情节很具有传奇性,为本文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2)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浚博涉坟典,美姿貌典:典籍 |
B.皆望风自引而去去:离开 |
C.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济:实现 |
D.三者一乖,则难图也乖:联合,一致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
B.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
C.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
D.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浚后来变得开通豁达,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那些不廉洁的人,听到消息后,都自行离去,刺史徐邈将自己女儿嫁给他。 |
B.王浚任益州刺史,严明法令,对生育的人实行休整并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婴儿有数千人,就任巴郡太守后,将盗贼张弘等全部杀掉,深得百姓爱戴。 |
C.王浚大造连舫大船,舟船规模很大,前所未有。王浚在船的四周以木栅为城,树起高台,有通向四方的大门,船上可以骑马往来。 |
D.武帝谋划伐吴,朝廷百官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皇帝非常同意其看法。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乌江自刎(节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ì割)旗,三胜之,令诸君知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乃刎而死。
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称王 |
B.持短兵接战兵:兵器 |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 |
D.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乃:竟然、却 |
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 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 ②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③ 项王乃驰,复斩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④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⑤ 乃刎而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兵败逃到东城,手下只剩二十八名骑兵,他感慨今昔,不由发出了“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悲叹。 |
B.为了证明自己的失败结局并非不会打仗,项羽率兵几番冲杀,斩将杀士,重创汉军,让部下很是佩服。 |
C.乌江亭长停船等候项羽,但项羽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拒绝他的劝说,而与部下弃马步行作最后的拼杀。 |
D.司马迁肯定了项羽消灭暴秦的伟业,但也为项羽的结局深感惋惜,希望后世能从项羽的故事中吸取教训。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②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即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把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2) 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
(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