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3.75 m/s | B.12.5 m/s | C.12 m/s | D.11.75 m/s |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位移、力、时刻、平均速度 |
B.速度、瞬时速度、路程、时间 |
C.速度、质量、密度、加速度 |
D.位移、平均速度、速度变化率、力 |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km/h | B.40km/h | C.45km/h | D.50km/h |
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
B.加速度为负,速度一定减小 |
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定相同 |
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物体速度将越来越大 |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
t/s |
0 |
2 |
4 |
6 |
v/(m•s﹣1) |
0 |
8 |
12 |
8 |
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B.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t=10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
物体做直线运动通过某一段距离耗时10秒,前4秒的平均速度是v1=10m/s,后6秒的平均速度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m/s | B.13m/s | C.12.75m/s | D.13.5m/s |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同向驶向同一目的地,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3m/s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6m/s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3m/s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6m/s做匀速运动,则可知( )
A.乙比甲先到目的地 |
B.甲行驶全程所用时间大于乙行驶全程所用时间 |
C.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
D.甲行驶全程所用时间小于乙行驶全程所用时间 |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某2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2s内的位移一定是10m |
B.若在第2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
C.若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任何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
D.物体通过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质点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 –x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加速度 |
C.四边形BB′C′C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 |
D.四边形AA′B′B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 |
有一条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通过的电流为I。已知铜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电子的电量为e。若认为导线中每个铜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可表示为( )
A. | B. | C. | D. |
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运动物体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线表示物体的运动为曲线运动 |
B.在0—t1时间内,每一时刻实线表示的加速度都比虚线表示的加速度小 |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 |
D.在t3—t4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改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若已知整个过程运动的总时间和总位移,则:()
A.可以分别求出两段运动的时间 |
B.可以分别求出两段运动的加速度 |
C.可以求出最大速度 |
D.两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
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B.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C.在5s末两物体的位移相同,即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
B.加速度a<0,则物体一定减速运动 |
C.加速度a增大,则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
D.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时,则速度反而增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