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公共交通的“绿色”也已经在进行,以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简称甲醚)为燃料的公共交通作为“绿色”花园中的一点鲜艳的绿色已正式启动,解决了汽车尾部冒黑烟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醚与乙醇是同分异构体 |
B.甲醚可由甲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而制得 |
C.甲醚作燃料不会产生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 |
D.1mol甲醚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与1mol甲醇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相同 |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曾经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你认为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 |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 |
化学与科技、环境、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
C.大量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符合“低碳”理念 |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
下列做法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A.工业酒精(含甲醇)兑水配自制白酒饮用 |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
C.制作腊肉常加入亚硝酸盐作增色剂和防腐剂,宜长期食用 |
D.在食用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消除碘缺乏病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实现了对CO2、NH3等的循环利用,而且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 |
B.工业污水中的Cu2+、Hg2+等可用Na2S除去 |
C.含有CaCl2、MgSO4的硬水,常用加热的办法进行软化 |
D.在配制FeCl3溶液时,应先将FeCl3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C.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
D.“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
B.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
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
D.新居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室内空气 |
某燃煤发电厂的废气中有SO2,它是形成酸雨的罪魁之一。处理SO2一般用生石灰或类似物质来吸收。下图是处理该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既有分解反应,也有化合反应 |
B.CaS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
D.理论上整个过程每转移电子1mol,会对应生成1molCO2 |
下列不属于农药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的是
A.研制低毒、低残留农药 | B.改进农药使用方法,控制一次使用量 |
C.禁止在农田中使用农药 | D.综合防治植物病虫,减少农药用量 |
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元素的重要来源(洗涤剂中常含有三聚磷酸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磷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其原因是
A.使水体酸度大大增加,腐蚀桥梁、闸门等设备 |
B.磷酸根进入水体,形成多种不溶性的磷酸盐,再吸附杂质,日积月累,使河床抬高造成水患 |
C.浮游生物得到养分,大量繁殖,死亡后腐败耗尽水中氧,使水质恶化 |
D.磷酸盐有毒、致癌,不能进入水体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
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C.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料原子全部转化为产品原子)要求的是
A.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 | B.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一氯甲烷 |
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 D.皂化反应制肥皂 |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 |
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中放入生石灰 |
C.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
D.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因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