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1)叶肉细胞内固定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光强减弱,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减少。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表中四种植物中___________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3)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光强为1255μmol·m-2·s-1_____1455μmol·m-2·s-1时,苦槠的气孔开放程度减小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相同光照条件下,石栎植株增重(干重)显著大于马尾松,但石栎结籽实量(干重)并不高于马尾松,可能的原因是:石栎植株____________(注:石栎的果实是非绿色器官)。
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 |
B.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 |
C.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
D.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3y-2z-x) / 6 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
下图是在密闭环境中测定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验结果,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25℃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 |
B.如25℃时改变光照强度测定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适当增加空气中CO2浓度,光补偿点会左移 |
C.随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可能是因为催化呼吸作用的酶更耐高温 |
D.图中所示的每个温度值,叶绿体中的ADP与Pi都从叶绿体中基质移向类囊体 |
某科研小组得到一水稻突变体,叶子呈现出淡绿色,测定光照强度对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当光照强度为2x102μmol·m-2·s-1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2)突变体水稻叶片比野生型水稻叶片的绿色稍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研究发现四种光合色素中只有叶绿素a有转化光能的功能,请结合已学知识推断光合色素中的叶绿素b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3)光照强度低于14x102μmol·m-2·s-1时,影响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在光照强度为14x102μmol·m-2·s-1时,突变型水稻的真光合速率是野生型水稻的 倍(保留两位小数)。
(4)分析以上信息可推断,突变体水稻虽然光合色素含量较少,但其可通过增加_________ 来提高光合速率;突变体水稻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环境中。
某生物小组以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具体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光照相同的时间,甲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少于丙组
B.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某些过程不需要光照,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
C.该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与光反应无关
D.实验中叶绿体产生的ATP和[H]没有被光照时的暗反应全部消耗
下图曲线Ⅰ表示在最适温度、CO2浓度为0.03%条件下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环境条件,曲线变为Ⅱ。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x点相比,y点碳反应速率不变 |
B.在y点时,升高温度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
C.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
D.制约z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
在右面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主要是
A.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
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D.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
下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中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 |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 |
C.温度在30℃左右时真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
D.若温度保持25℃,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产生水 |
B.绝大多数生物体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
C.5过程产生的ATP可供给绿色植物各项生命活动之需,但不包括暗反应 |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
下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甲 乙 丙 丁
(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 。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 。
(3)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若提高温度,曲线的变化是 。(上移;下移;不动;无法确定)
(4)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24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以葡萄糖量来计算)总量是 mg。
(5)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 (左/右)移动。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
如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左)和血红蛋白分子(右)的局部结构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叶绿素和血红蛋白分别需要镁和铁 |
B.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
C.人体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对氧的运输 |
D.Mg和Fe分别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