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点处能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
B.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 |
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R点应下移 |
D.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左移 |
一位科学工作者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的途径是( )
A.CO2→叶绿素→ATP | B.CO2→三碳化合物→ATP |
C.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 D.CO2→叶绿素→葡萄糖 |
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C.当植物缺Mg时,b点右移 |
D.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研究者用含18O2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3)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2小时后CO2变化量(g) |
-0.5 |
+0.1 |
-1.5 |
+0.4 |
-3.0 |
+1.0 |
-3.1 |
+0.8 |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一”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最强的分别是第______编号组实验。
②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不”或“非常”)显著。
某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三碳酸→糖类 | B.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
C.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 D.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
下列对杨树在光照条件下体内有关物质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肉细胞内,ADP和Pi不断地由叶绿体的基质向基粒囊状结构薄膜移动 |
B.单位时间内叶片从气孔释放的氧气量不可代表该叶片光合作用实际总量 |
C.根细胞产生的CO2进入土壤和土壤中的K+进入细胞液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不同 |
D.形成层细胞内的丙酮酸不断进入线粒体参加反应,生成的ATP可移向叶绿体基质 |
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
D.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
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CO2吸收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曲线I所代表的植株在8点和12点时暗反应所固定的CO2量不相同 |
B.在12点时,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植株B中[H]的合成速率减慢 |
C.沟底和坡面的中国沙棘雄株都比雌株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生存 |
D.提取秋季沙棘叶片中的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可能只出现溶解度较小的2条色素带 |
真核细胞中,下列代谢过程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
A.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结合 |
B.转录时 mRNA 的合成 |
C.翻译时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
D.光合作用中 ATP 的水解 |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下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
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25℃条件下研究时,cd段位置会下移,a点会上移 |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
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浓度有关 |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只有红光区域变暗 |
B.用无水乙醇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 |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 次 |
D.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1)叶肉细胞内固定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光强减弱,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减少。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表中四种植物中___________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3)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光强为1255μmol·m-2·s-1_____1455μmol·m-2·s-1时,苦槠的气孔开放程度减小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相同光照条件下,石栎植株增重(干重)显著大于马尾松,但石栎结籽实量(干重)并不高于马尾松,可能的原因是:石栎植株____________(注:石栎的果实是非绿色器官)。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