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在10℃时的2倍 |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CO2的变化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很弱 |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在8.0~9.0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
B.光照强度在2.0klx时,细胞内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
C.光照强度在8.0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 |
D.超过9.0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此时主要是受CO2浓度和温度的制约 |
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渗透作用
⑨核糖核苷酸→mRNA.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 )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鲜的菠莱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④用显微镜观察乳酸、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发现其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
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①②④ |
B.①②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③ |
用同位素标记氧原子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
B.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
C.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
D.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
同学们欲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用红墨水的移动距离表示)。下面是四个学习小组设计的相应装置,请问哪个小组设计的装置最合理?( )
选项 |
测定光合作用强度 |
测定呼吸作用强度 |
||
甲装置 |
乙装置 |
甲装置 |
乙装置 |
|
A |
光照,活的植物、NaOH溶液 |
光照,活的植物、NaOH溶液 |
光照,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
遮光,活的植物、 NaHCO3溶液 |
B |
光照,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
遮光,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
遮光,活的植物、NaOH溶液 |
遮光,活的植物、 NaOH溶液 |
C |
光照,活的植物、NaOH溶液 |
光照,死亡的植物、NaOH溶液 |
遮光,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
遮光,死亡的植物、 NaHCO3溶液 |
D |
光照,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
遮光,活的植物、NaHCO3溶液 |
遮光,活的植物、NaOH溶液 |
遮光,死亡的植物、NaOH溶液 |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下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连续画3次 |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Ⅰ阶段生成ATP和NADPH所需要的能量是光能 |
B.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I、II、III |
C.如该植物是水稻,根部在水淹较长时间后,其④过程的产物是酒精和CO2 |
D.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
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整个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
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 | B.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
C.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
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
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1 |
2 |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
2 |
20 |
12种磷酸化糖类 |
3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
对下图中各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图A表示青蛙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 |
B.图B表示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
C.图C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D.图D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