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写出图中有关字母所代表的物质:a ,c 。
(2)图中ATP中的能量转换到b的场所是 ,生成e的具体场所是 。
(3)为探究光质(不同波长的光)对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现提供下述材料:烧杯2只、打孔器、注射器,红、黄40W灯泡各一只,烧杯、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菠菜叶。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20片(避开大的叶脉)。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除注射器内的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重复几次。
②将处理过后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此时叶片全部 。
③取甲、乙2只烧杯,分别加入 。
④ 。
⑤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个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的浮起的数量。
预期结果及结论:
。
下图是绿色植物一成熟细胞新陈代谢图解,请依图回答:
(1)细胞在生成物质B的同时,还产生的物质有 ,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2)物质C从细胞外到细胞内并参与过程②的一个步骤,至少穿过 层磷脂分子,这一步骤叫做 。
(3)能量代谢的关键性物质是图中的化合物E,在该细胞中,其生成场所有 。
(4)在细胞内生成物质A的细胞器有 ,物质A在细胞内存在的形式有 。
(5)在过程①②组成的代谢过程中,在合成有机物的同时,也有有机物的分解,该过程中分解该有机物的酶分布在细胞结构的 中,在 过程中完成。
(6)在物质A和F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限制过程①~⑤的共同因素是 。如果把该植物细胞遮光密封,过程①~⑤将会停止的过程是 (填序号),图中④过程为 。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下图是利用溶氧量变化来测定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装置。实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反应杯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是为了提供CO2。
请回答:
(1)黄瓜叶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 。
(2)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原因是密闭的反应杯中 ,此时,叶绿体中的 碳分子含量下降, 碳分子含量上升。
(3)若提高恒温水浴的温度,则光合速率 。若将光源远离反应杯,则光合速率 。
(4)该法同样可用于叶片呼吸强度的测定,只需对反应杯 。
Ⅱ.草履虫是水生单细胞原生动物,在适宜条件下增殖较快。现欲探究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方式,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和用具: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培养瓶等。(要求:答题时对草履虫的具体计数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
(2)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并注明坐标轴名称:
(3)预测实验结果:
将一定数量的生长良好的盆栽植物移入密闭的温室中栽培,栽培期间利用自然光,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24小时内CO2浓度曲线如图。(18分,每空2分)
(1)与BC段相比CD阶段的形成原因是 ,DE阶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
(2)AB和EF阶段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 ,原因是 。
(3)由图可知该植物长期在该密闭温室中能否正常生长? 。(能/不能/无法判断)
(4)在E点敞开棚顶后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如何? (变大/变小/不变/无法判断)。
(5)若该图是C3植物的曲线,换成C4植物后曲线中的AB段将如何变化? (上升/不动/下降/无法判断)。
(6)现已从该植物的叶绿体中提取出色素,并层析分离后得到4条色素带(如下图)。则能转化光能的色素在第 条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第 条。
下图一表示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CO2充足),西红柿植株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图二表示春末晴天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8h时西红柿植株的细胞呼吸方式为 ;此时线粒体中生成[H]的场所是 。
(2)图一中,5~8h间,使呼吸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密闭容器内 。
(3)图二曲线丙中,A点植株细胞内能生成ATP的场所有 。曲线乙的峰值低于曲线甲,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阶段较慢。
(4)图二中,C点与B点相比,叶绿体内C5相对含量较 (高、低); A、C、D三点,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
(5)植物在无氧条件下可以进行厌氧呼吸,酵母菌也可以吗?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若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则它厌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CO2;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会与酒精发生反应使溶液变成灰绿色。
实验器具和试剂:如a~d所示实验装置,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等。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
实验组的装置序号: ;对照组的装置序号: 。
②请写出检测该实验结果的方法。
。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l一4。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lg/mL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人l一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刘文迁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
以上实验重复三次,实验结果见上表。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 。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
(4)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
(5)若想确定黑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 。
下列甲图表示在温室大棚中无土栽培的两种农作物CO2同化量变化,乙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代谢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丙图表示某细胞内糖类物质A的代谢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室大棚中无土栽培的农作物所用的完全培养液含有 种必需矿质元素,其成分中 (含、不含)植物激素。
(2)甲图曲线Ⅰ代表 植物(阳生、阴生),如果在白天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那么b点向_________移,温室栽培作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应该____________(维持恒定、提高、降低)温度来增加农作物一天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3)当光照强度为600 LX时,甲图曲线Ⅰ代表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同化总量为 umol/(m2.s)。
(4)当光照强度 (大于、小于、等于)200 LX时,Ⅰ植物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
(5)若丙图发生在人体内血糖的代谢和调节的过程中,则 (激素)的分泌增多会促进①③过程;若丙图发生在人体肝细胞内,且物质C含有氮元素,则②过程称为 作用,该过程产生的含氮物质C是 ;若丙图发生在马铃薯植株块茎细胞内,则④过程产生的物质D是 。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校同学们进行了下列有关实验探究。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以下是两组同学用相同方法、相同装置对A、B两种植物进行探究得到的实验结果: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作出上述假设的理由是① ;②
(2)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将最可能成为限制 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
(3)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当A植物在灯泡功率为200W、CO2浓度为0.03%时,采取
措施能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4)B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若将灯泡功率逐渐增大至400W,请预测O2释放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5)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请利用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道理:
(6)上表中的结果可知,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 。
)如图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步骤①加入研钵内的物质:A ________10 mL,作用是溶解色素;B________少许,作用是研磨得充分;C______少许,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2)图中步骤②将糨糊状的研磨液倒入漏斗中,漏斗底部放有________。
(3)图中步骤③剪去两角的作用是________,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_______。
(4)图中步骤④中关键应注意________;加盖的目的是________;色素带最宽的是________,扩散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5)秋天,北方树叶大都由绿变黄,其原因是占四种色素总量80%的________________分解,从而显示出_______________的颜色。
图1为光照强度一定时,大豆植株在不同O2浓度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其中甲曲线表示空气中CO2浓度为a时测得的结果,乙曲线表示空气中CO2浓度为b(b﹤a)时测得的结果;图2为大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多因子影响的关系图,据图回答:
(1)图1所示,随着O2浓度的升高,大豆植株对CO2的吸收速率逐渐下降,这种影响在外界CO2浓度较______________时对大豆的生存构成的威胁更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我国古代人民就提出要“正其行,通其风”。
(2)图1中曲线的形成除了与光合作用有关外,还与植物的 有关。
(3)图1中A点代表的生理意义是 。
(4)实验表明:在强光下,O2参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光氧化,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使其产生的______________减少。
(5)图2所示,当光照强度为c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是 ______。
(6)综合两图,要提高大豆产量,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是较高温度、较高CO2浓度、适宜光照和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一为某植物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CO2释放体积量变化曲线,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CO2体积变化量曲线。假定图一图二情况下,呼吸速率相同,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图一中氧气的吸收量用a表示数值,有氧与无氧呼吸共同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用b表示数值。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当O2浓度为 范围时,a=b。O2浓度为A时,a与b的关系式是 。
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
(2)图二为氧浓度为A点时测量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变化的速率曲线。则光照强度为F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表示为 (仅用字母a表示)。
(3)图二中G点处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与此生理活动有关的细胞器是 .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1)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的限制因素是 。
2)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和30℃时的光合速度。
(3)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当在 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
2)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 m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3)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 千勒克司。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受二氧化碳、光照强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2)某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NADP+形成_________,该阻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 ,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最终抑制杂草生长。
(3)干旱初期,某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甲图曲线 来说明,其具体解释是 。
(4)若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曲线A、C、D三点位置如何移动? , , 。
请完成以下Ⅰ、Ⅱ两题:
Ⅰ、将小球藻细胞打碎,离心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离体的叶绿体能合成糖类,碳酸氢钠所起的作用是 。
若要使该实验中没有糖类产生,烧杯中液体应改为 。
(2)若要使实验B中离体叶绿体内的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和CO2条件不变且适宜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 的方法。
(3)若要使实验C中离体叶绿体产生糖类,锥形瓶内应加入 。
Ⅱ、为了验证光质(红光、黄光、绿光)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三只、打孔器、注射器、红黄绿40W灯泡各一只、烧杯、富含C02的NaHC03稀溶液、菠菜叶。
1、实验步骤:
(1)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避开大的叶脉)
(2)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重复几次。
(3)将处理过后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此时叶片将全都沉到水底,这是因为 。
(4)取甲、乙、丙三只小烧杯, 。
(5)用红黄绿40W灯泡,相同距离分别照射三只小烧杯。
(6) 。
(7)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2、结果预测: 。
下图甲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图乙表示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二氧化碳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甲 乙
(1)图甲中Y代表 。进行②过程的场所是 ,[H]在②过程中的作用是 。
(2)图乙中,6-8h间,容器的O2含量 ,植株干重 。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
(3)图乙中,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呼吸速度将会出现的变化是 ,其原因是 。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而不是来自CO2,请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