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贿”面前要慎独,也就是说“不畏人知畏己知”,不受良心的谴责,这才是真正的觉悟。有了慎独意识才能做到拒腐蚀永不沾。领导干部要做到“慎独”就必须( )
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认真思考,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③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④正确处理权力与金钱的关系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
①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②对人们行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 ④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使人们由贫困造成的压抑得到舒缓,进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充分“享受生活”。然而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等使人们开始新的“觉醒”,认识到人是精神动物。这充分说明( )
A.人先追求物质生活,后追求精神生活 |
B.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
C.物质追求必然带来道德沦丧 |
D.人不能过多追求物质满足 |
某地遭特大水灾。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说:“这是天意,人没法子。老天爷,你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们呢?”第二种人垂头丧气哀叹: “多年辛苦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无法改变。”第三种人坚定地表示:“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我们以丰补歉还是大有可为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自力更生战胜灾害。”
结合上述议论回答:
(1)上述三种人各属什么哲学派别?
(2)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评析这三种人。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节约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是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对节约的谈话摘录。
甲院士:要节约资源,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反对重复建设。比方发展旅游业,有些地方的政府领导人就“好心办了坏事”,他们的初衷是想 发展经济,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资金不足、交通不便、景点单一等情况,只凭局部的、片面的、静止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结果“花了大钱,搞了个摆设”。还有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在景点开发方面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导致投资冲动,形成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乙院士: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说我们不要消耗。社会要发展,人们要生活,没有消耗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怎么消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在发展中进行资源节约,要坚持在资源节约中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相反。
联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8分)
(3)地方政府在旅游区的建设方面,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0分)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一条原则,真抓实干。要坚决摒弃弄虚作假的坏作风,戒吹、戒假、戒空。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我们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说大话和过头话,更不能睁着眼睛说假话。
(1)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运用上述哲理说明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开国之初的美国,围绕“工商立国”还是“农业立国”发生了一场形同水火的争斗。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论述了“工业立国”的措施:制造业不受土壤、气候影响,比农业有更大的效率和产出,是美国产业发展方向。这有利于弥合英美矛盾,引进英国的资金、技术。“汉氏药方”使美国用10年时间走完西欧几百年的路。
种植园主出身的 国务卿杰斐逊认为,美国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应把工业留给欧洲,美国则走商品农业的道路。杰斐逊入主白宫后,大力推行“杰氏方略”,但是随着英国的战争威 胁,法国抛出“禁运法案”,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深刻教训使杰斐逊重新执行没有汉密尔顿的汉密尔顿路线。
如何从哲学角度看待美国的“立国方略”之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据报载,某地乡镇的领导不顾群众反对,强行在国道两旁搞了一个连片千亩的土豆基地,先是出动100多名干部,把农民自主栽种的油菜、豌豆等农作物拔掉,然后强令农民种上土豆。土豆丰收了,但市场供过于求,卖不出去。农民只好把那些土豆犁进田里作水稻的肥料,使许多农民受到很大经济损失。
请运用有关哲理对材料进行简要说明。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人们面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1)制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2)怎样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江泽民指出:“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据《中国教育报》载文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本届政府极其重要的任务。”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结合经济生活道理,说明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
(2)结合生活与哲学道理,说明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