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小敏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在开学前,她打算买一部手机。小敏来到手机卖场,发现手机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价格差剧也比较大。除了iPhone等几种高端手机外,其他手机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功能增多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小敏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日常联系、交流、上网的方便,一定要买一个具备这些功能的智能手机;其二,虽然iphone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手机,周围有不少同学都有,但考虑到自己的家庭生活条件一般,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不宜过高。最后,经过反复比较,小敏终于买到一款样式不错、价格适中的名牌智能手机。
(1)分析手机品牌价格相差大而且普遍降低的原因。
(2)对小敏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作出评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和收入水平
表一:我国2007~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市居民
36.7
35.8
36.3
35.7
37.0
农村居民
45.5
43.0
43.1
41.1
43.0

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表二:我国2007~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市居民
10 493
11 759
13 786
15 781
17 175
农村居民
3 255
3 587
4 140
4 761
5 153

材料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张平在2012年11月10日举行的十八大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扩大内需。2011年和2012年前9个月,中国内需的拉动作用已经超过了100%,中国消费拉动发挥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投资。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9分)
(2)结合上述材料,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自己的建议。(9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来自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土豆种植面积1 14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同比提高15%,预计土豆总产量首次突破1 000万吨。受种植面积扩大、种植技术改善、气候良好、集中上市等多种因素影响,内蒙古土豆出现滞销现象。土豆每斤还卖不到5毛钱,比去年低一半左右,土豆种植户面临亏损。与此同时,土豆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折算,种植1亩土豆仅成本投入(种子、肥料、耕种费和农膜等)就比去年多出30%。另外,公路的长期堵车、燃油价格的提高,造成土豆销售成本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多变的价格”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土豆种植户面临亏损的原因。(12分)
(2)如果你是土豆种植户,面临亏损,你会怎么做?(10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的制造、消费大国,同时电动自行车也是中国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制造成本低,售价一般在两三千元左右;使用成本较低;而且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尤其对城市短途出行的人群最为合适。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电动自行车成为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  2010年国家继续 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如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安排“三农”投入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等把事办好,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知识,说明系列惠民措施对扩大消费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我国近5年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

年份
比例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城镇化率(%)
45.68
46.59
49.7
51.27
52.57

 
注: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未来中国三十年内中国的城镇化率目标是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推动城镇化发展,必须要突破制约存在于城乡的二元管理体制;城镇化包括统筹新农村建设,会涌现出一批农村新型实用科技人才;城镇化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家投入的资金是八万亿以上,这些资金用于建房子,建工厂,建港口,建机场,建高速公路,建地铁,城市道路改造,建城际铁路,新农村建设等等;城镇化过程中,这些转移的人口需要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城镇化还会刺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与问题?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推动城镇化建设对我国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格一 2007年至2011年我国相关统计数据

年份
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
(万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元)
城乡居民消费(元)
恩格尔系数(%)
城市居民收入
农村居民收入
城市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2007
26.58
13785.8
4140.4
12130
3347
36.3
43.1
2008
31.40
15780.8
4706.6
13653
3901
37.9
43.7
2009
34.09
17174.7
5153.2
14904
4163
36.5
41.0
2010
40.15
19109.4
5959.0
16546
4700
35.7
41.1
2011
47.28
21809.8
6977.3
18750
5633
36.3
40.4

材料二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行,消费升级将通过衣食—耐用消费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但从消费市场来看,城市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费意向及增长点来看,城市居民家庭中耐用消费品虽已逐渐饱和,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也逐渐趋弱;消费环境让人不安,没有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会给消费信心带来严重打击;量入为出,勤俭节约是城乡居民素来的习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率一直在46%左右;CPI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有些年份对人们的消费制约非常明显;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花费日益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此外,证券投资市场持续低迷也让一些中高收入者财富缩水,收入预期下降,导致部分群体的消费意愿受到影响。
(1)描述图表一所呈现的经济现象及其问题。
(2)结合表格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应怎样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走势

年份
1978年
1998年
2000年
2004年
2007年
2008年
农村
67.7%
53.4﹪
49.1﹪
47.2﹪
43.1﹪
43.7%
城市
57.5%
44.5﹪
39.2﹪
37.7﹪
36.3﹪
37.9%

材料二: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5.3%。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至2007年,低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7.5%,高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6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1.5%。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联系我国当前的实际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汽车市场消费量以30%的速度在增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汽车产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开发-创新”的道路,通过市场换技术,消化、创新争市场的方法,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推动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升级,国家继续采取财政补贴政策,支持推广节能汽车和加大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力度。
材料二  作为社会道德的延伸,汽车道德观念体系尚未建立,人们在公共场合驾车不能很好地相处,交通摩擦随处可见,看似小事却能演化成刑事案件。汽车文明在改善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交通要立法,道路要拓宽,但重要的因素是人。如果民众不能提高交通道德修养,提高守法意识,再宽阔的马路,再健全的法律法规,都解不开城市交通拥堵的死结。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汽车消费量从2001年以来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的原因。
(2)请你为树立“汽车道德”提高公民素养提出合理建议,并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建议的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你能从中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指  标
单位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88
2490
2656
2978
33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960
7756
8567
9488
1149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7.5
46.0
45.3
45.2
45.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8.9
37.9
37.1
36.9
36.5

注: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三班的同学分小组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文化消费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数据:
表:2002-2012 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可支配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纯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2002
7703
6030
407
2476
1834
47
2006
11759
8697
591
3587
2829
74
2012
21810
15161
1102
6977
5221
165

   注:①2012 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 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 8.1%、6.5%、6.6%和 5.5% 。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 30%以上。
结合图表(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2 分)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指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388
2 490
2 656
2 978
4 3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 960
7 756
8 567
9 488
11 49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7.
46.
45.
45.
38.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8.
37.
37.
36.
34.5

注: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之间是富裕。
材料二 某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5年内新增33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微型企业15万个、个体工商户增加到150万个;从2011年4月起,某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较全国提前4年完成全覆盖,每年将拉动数百亿元消费;2012年,某市力争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1的目标。
(1)说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某市是怎样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 年翻一番。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高人民的消费和生活水平,通过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带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材料三 2013年春节前,广东省委省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廉洁政府建设的要求,严格控制“三公消费”,责令各部门取消年夜饭和公费购置花卉等消费。同时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个人消费、企业生产经营和国家发展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增加居民收入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从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府的角度,谈谈如何让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1)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材料二 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2)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低碳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
(3)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