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于2013年10月6到15号在天津举行。本届运动会的吉祥物(右图)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风格与特色。吉祥物的创作设计说明
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束缚 |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 B.人可以创造规律 |
C.规律具有条件性 | D.规律具有主观性 |
辩论家欧布里德对前来讨债的朋友说:“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去讨吧!”在这里,欧布里德
A.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 B.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 |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
C.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题。
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 |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
“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哲学寓意是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
C.所有有形的物体 |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2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入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用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可见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金秋时节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
①人们可以利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自己服务
②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④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④认识没有是非检验标准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拉斯科基金会把2011年度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尤其是儿童的生命。这表明
①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人类可以改变规律从而认识事物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在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党对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否定按劳分配,片面强调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把提高效率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的演变过程。这表明( )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
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同是惜花,白居易诗说:“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诗说:“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而苏轼说:“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这反映出( )①人的立场不同影①响其对同一事物的看法
②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③形式相似,背后反映的都是认识的主观规律
④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有助于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