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个人品德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材料一:

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二:随着居民收入增长,粮食消费中的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而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食物浪费主要源于技术原因,而发达国家的食物浪费则主要源于消费者的不当行为。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
(2)如何在居民收入倍增的同时有效避免粮食浪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劳动者报酬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职工工资占GDP的比重,由最高时1980年的17%下降到2008年的10.5%。2009年5月25日,国务院出台并正式对外公布的《关于2009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指出,收入分配将出台新的改革方案,以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分配方案将对初次分配政策重点考虑。
(1)有人据此认为,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就能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请你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二:我国改革开放36年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对外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好……2014年以后的未来经济转型,必须把改革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环境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 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表: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
GDP平均增速(%)
10.78
7.92
12.00
8.26
9.8
11.2
7-7.5

 
注:“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 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1)上图和上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还是收入分配改革。
材料一:2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艰难出台后,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再次对收入分配提出了明晰的要求。制定出台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加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点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
(1)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就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山东省政府统筹安排资金6亿元,加大对“老、小、孤、残”群体的保障力度,制定出台就医、养老等具体民生政策,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多渠道筹集省级资金11.7亿元,加快落后产能关闭淘汰,大力优化产能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税收政策,继续深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有力的保障了山东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前四个月,至少两次提起要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2015年3月8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说,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4月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请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从经济发展的长远眼光看,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要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

年份
2007年
2012年
年均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26.6万亿元
51.9万亿元
9.3%
财政收入
5.1万亿元
11.7万亿元
21.3%
城镇居民
13 786元
24 565元
8.8%
农村居民
4 140元
7 917元
9.9%

材料二 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描述材料一中表格所示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上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1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新常态”一词在中国各类媒体上迅速走红。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论断本身也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三特征。12月l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二: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下表是2012-2014年我国的几项经济数据: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绝对量(亿元)
同比增长(%)
绝对量
(亿元)
同比增长(%)
绝对量(亿元)
同比增长(%)
绝对量(元/人)
同比增长(%)
绝对
量(元/人)
同比增长(%)
2012
519322
7.8
264835
19.3
207167
12.1
 
 
 
 
2013
68845
7.7
436528
19.6
234380
13.1
6626
9.0
18023
5.4
2014
636463
7.4
502005
15.7
262394
12.0
8383
10.0
19968
5.8

注: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未提供居民消费支出数
据,只提供了居民收入数据。
②“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是32.83%,“十五”期间是41.58%,“十
一五”期间是59,5%。而根据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
的比重分别平均在20%—30%、15%—20%。
(1)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材料一蕴含的哲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通过劳动筑起中国梦的动员令。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让我们更加有力地唱响“劳动光荣”的强音,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材料二 如何让劳动体现应有价值,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当前,劳动者就业难;收入与其付出相比、与劳动成果相比,还是不协调;那些曾经拼搏在建设城市第一线的农民工,依然得不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到老了没有保障;在劳动者更多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中,随时被炒鱿鱼的担心,劳动保护不足,强制加班、拖欠薪水等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依然存在。只有坚持公平正义,让每个劳动者公平分享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1) 运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知识,谈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5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为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提出合理化建议。(16分)
(3) 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说明怎样“实干”才能“兴邦”?(10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材料一:20年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根据上表,运用《经济学常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
材料二:十年砥砺,十年奋进。回眸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党和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生态文明。
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2)分析上图显示的经济信息。
材料三: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 “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材料四:现代著名学者赫伯特·A·西蒙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4)辨析: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社会存在的“仇富”心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畸形心理,是“酸葡萄心理”,应鄙视它;有人认为,这种心理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应正确对待,毕竟象马云、李娜、袁隆平等,大家不仅不会把他们当做“仇富”的对象,反而佩服他们。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第二种观点中的“社会经济背景”。并就“仇富”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出有效的对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34 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表征,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材料二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改革税制、稳定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下图是我国2013 年采取的财政措施(部分):

材料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木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1)结合材料一,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12 分)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10 分)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理解。(12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两会”期间,央视启动“小撒探会—2013我的幸福计划活动”,汇集网友的“幸福计划”,将百姓朴素的幸福心愿带到两会上求解问题。探寻“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办法举措。以下为部分网民的幸福公式。
网民“难得一笑”:2013+有房有车+环境优美+心情愉悦=幸福
网民“劳动致富”:2013+找到工作+涨工资+不拖欠=幸福
网民“天天美食”:2013+物价适宜+放心餐桌=幸福
网民“杞人忧天”:2013+健康平安+地球还在=幸福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但也正遭遇着“中国式的发展难题”:从“转型之难”到收入“分配不平”;从“城乡二元”结构到道德困境;从各阶层利益博弈加剧到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破解“中国式难题”正成为国人关注的时代课题。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政府创造条件实现网民“心中的幸福”提出合理化建议。(1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式发展难题”?(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我去买四袋苹果”。面对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网友们用灰色幽默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希望国家尽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网友[小鸭笨笨]:我们一线职工工资低,行业间收入差距也大,自己的工资跑不赢CPI啊。要解决公平问题就在于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网友[小鸭笨笨]说:“要解决公平问题就在于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历经8年期待的收入分配总体方案终于出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GDP(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总量
519 322
24 565
7 917
比上年增幅
7.8%
9.6%
10.7%

注: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
材料三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则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更公平”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并针对反映的经济信息提几点合理化建议。(1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政治生活依据。(16分)
(3)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个人品德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