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个人品德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材料一:如下图。
2006-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凭借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材料二: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个重大政策导向之一。对于如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它反映出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2)请简要分析“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经济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企业内部分配现状

材料二:在发达国家,企业内工人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在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列举两点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取得实质成效,其中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从2010年到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3.23倍缩小到2.75倍。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将扶贫标准提至2300元,比2009年提高近一倍。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虽有缩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绝对水平仍然较高,很多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材料二:“十三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支持农村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1)阅读材料一,运用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应如何发挥财政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
①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工资是城镇职工的8.68倍,2011年扩大至17倍。
②中国企业员工工资占企业运营成本的平均比例不到10%,与发达国家的50%差距很大。
③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中,约1/3是垄断因素造成的。
材料二:2014年11月6日,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健全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分配关系,调节行业间的薪酬差距,建立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专家解读提出,形成合理的收入差距,要通过政策的、市场的手段来逐步引导和调节,建立与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新机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角度,说明国家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建立企业薪酬分配新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两会”肯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       表1  2006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纯收入(元/人)
比上年名义增长(%)
比上年实际增长(%)
2006年
3587
10.2
7.4
2007年
4140
15.4
9.5
2008年
4761
15
8.0
2009年
5153
8.2
8.5
2010年
5919
14.9
10.9

    注“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2%;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比2005年的10493元增长82.1%,除去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0%。
表2  2006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年份
生活消费(元/人)
比上年名义增长(%)
比上年实际增长(%)
2006年
2829
10.7
9.1
2007年
3224
14
8.1
2008年
3661
13.6
6.6
2009年
3993
9.1
9.4
2010年
4382
9.7
5.9

材料二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描述表1、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揭示两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2)围绕如何实现两个“同步”,请从生产和分配角度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三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和基尼系数对比情况

 项目
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基尼系数
2011年
  9.2%
  8.4%
  11.4%
  0.477
2012年
  7.8%
  9.6%
  10.7%
  0.474
2013年
  7.7%
  7%
  9.3%
  0.473

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且明确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温暖人心、令人鼓舞。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共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十八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目前我国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国家应该采取的主要经济措施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约2 500年前,在《嵌礼记·礼运篇》中,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痰者皆有所养。这大概是最早的、以最简单的语辞阐明“社会保障”一词含义的一段陈述了。它涵盖了养老、失业、孤苦无依者救助、医疗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方面,并且精确地指出了这一制度的核心精神——“天下为公”。
材料二:中国的社保十年

时间
   目标
   具体措施
 
2002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伤保险条例》颁布;2004年修改的宪法第一次明确将社会保障制度载入条文。同时,中国政府第一次针对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发布了白皮书。
 
2006
 
到2012年前要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2020年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并
覆盖全国居民,人人享有生活保障。
2007年开始,新社保体系几大核心申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入建设阶段;200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启动,实现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合龙;2010年《社会保险法》出台;2011年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于7月1日启动,计划到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1)阅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孔子“社会保障”思想和党与政府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异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财政收入
18.5
24.24
31
23.1
11.7
30.8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0.33
12.09
17.24
14.47
8.83
13.63

(1)请你分析表格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针对表格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进行辨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结合材料,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指 标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财政收入 /万亿
8.31
10.37
11.72
12.9
14.03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109
21810
24565
26955
2884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5919
6977
7917
8896
9892

材料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如何增加居民收入,成为一道彰显政府智慧的考题。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锦涛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2)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何意义?
(3)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要注意什么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针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现状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着眼点为促进社会公平,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政府切实履行了职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理应是政府的事情”。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政府切实履行了职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理应是政府的事情”的观点进行评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纵观这么多年党代会的报告,十三大是“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则进一步发展为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到了十七大就已经变成“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从提法的变迁很容易看出,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就是解决公平问题。结合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强调解决公平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图1: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

表1: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

材料二:2012年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政府一方面要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注重分类指导,统筹处理好增长、结构、物价关系,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通过办实事、好事、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发展成果。关键是政府要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协调起来。
材料三:历史表明,福利水平过低,人民难以合理公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社会不一定稳定;福利水平过高,超出经济的承受能力,社会发展就会陷入停滞,并会导致一些人懒惰,不利于社会进步。因此,有人认为:“国家福利”亦福亦祸,人难以把握。
(1)指出材料一中图1、表1的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阐明“稳增长与保民生”要协调发展的理由。
(3)运用规律的知识,评析材料三中的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个人品德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