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4月21日正式挂牌。福建自贸区涵盖了厦门、平潭、福州三个片区,定位于建设成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福建省政府主动对接自贸区建设,“量身订制”一系列符合福建实际的改革措施和制度办法,根据福建自贸试验区企业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推出各项创新制度,同步调整信息化系统,实现各项创新制度的真正落地,使企业能切实享受改革创新带来的成果。众多企业抓住这一契机,纷纷抢滩自贸区,希望利用区内政策,谋求自身跨越发展。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企业应如何抓住这一契机,谋求自身跨越发展。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福建省上述做法的依据。
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材料一:
注:法治指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年,中国法治指数排名为87名。2014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0.93分位居第一,中国以0.45分排名76。
材料二: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法治,让交易更顺畅,让“无形之手”更稳健,在公平竞争中,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法治,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材料三: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于2月1日在长沙闭幕。省委书记徐守盛在讲话中指出,2015年是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打造法治湖南建设“升级版”,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湖南省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大行政问责和督查力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提高法治指数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政府必须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14年l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文艺工作者必须把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座谈会结束后,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纷纷贯彻学习讲话精神,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把握文艺的时代性、人民性,文化工作要不辜负人民期待、不辜负时代召唤,要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文艺工作者如何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文艺创作要把握文艺的时代性、人民性的理由。
(3)文艺繁荣不仅仅是文艺工作者的事情,也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请结合当前的文艺现状,为政府部门的文艺工作提出两条建议,每条限20字以内。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必须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必须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如何“坚持立法先行”。
(3)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请以“弘扬法治中国梦”为主题,拟定2条宣传标语。(要求每条标语在十六字以内)例:实干才兴邦,成就中国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自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刚开始掀起热潮,《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品牌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然而,由于过度炒作及缺乏创新,2012年,《快乐男声》宣布停办。但是就在同年夏天,海外授权节目《中国好声音》却意外蹿红,使“选秀”再回大众视线,开启了选秀节目的新时代。此后,《中国好歌曲》、《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火热开启,又一次掀起“海外模式引进”的新热潮。中国电视节目行业开始思考如下问题:是否引进海外成功模式即可获得收视收益双丰收?引进过程中对模板的原样移植和本土改良孰轻孰重?国内电视节目在洋为中用之后将如何应对长远的未来?
材料二:2014年9月27日是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也是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纪念日。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10年来,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儒学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孔子学院快速发展,成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互鉴的响亮品牌和重要平台,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奔跑吧,兄弟》等节目引进海外模式能够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儒学走向世界主要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3)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需要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以“继承”“交流”“文化强国”为关键词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条理清晰,措施得当,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广东某市抓住机遇,先行先试,加快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奋力实现蓝色崛起。
材料二: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条例》,条例是全国第一部规范行政许可监督管理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评价和监督管理进行规范,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行使。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指出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并阐述广东某市崛起之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省人大上述举措的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总体变动情况
材料二: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7.4%的增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名义增长10.1%,扣除物价实际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据测算2014年我国文化业增加值达2.3万亿元,增长超过10%。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对文化教育等发展性投入不断增大。
材料三: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居民文化消费指数总体提高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就文艺工作者如何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提出合理建议。
我国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我国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简捷方便,使人们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市民的生活。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对“公民与政府”互联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客观性”知识,分析通过“互联网+”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和政治发展。
“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
材料一:
图:2010-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及外汇储备情况(单位:亿美元)
注:中国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的30%,居世界第一。
表:2012年、2014年中国五大产业产能利用率状况(%)
|
钢铁 |
水泥 |
电解铝 |
平板玻璃 |
船舶 |
2012年 |
72 |
73.7 |
71.9 |
73.1 |
75 |
2014年 |
71.9 |
低于70 |
70 |
63 |
60 |
注:产能利用率是指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国际产能利用率正常水平为81-82%左右。高于85%表示产能不足,75%以下表明产能过剩严重。
材料二:“一带一路”涵盖欧亚非50多个国家,涉及人口占全球63%,区域经济量占全球29%,其中发展中国家居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差,提升空间巨大。很多国家缺电、缺道路、缺资金,互相间的交往不顺畅,发展差距大。
材料三:“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中国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率先提出的,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路精神,积极推进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要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重点圈定西北、东北、西南、沿海、内陆等18省市,明确各自的定位及对外合作重点方向。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应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开展文化交流的依据。(10 分)
材料一:2012年被称为“微博崛起年”。许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大批网友登录微博,反映民情、民意。“微博问政”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畅通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增强了公民的幸福感,让人民共享民主进步的成果。
材料二:2013年2月26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等率团访问大陆,会见新上任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堪称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两岸经贸,观光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中,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哺育滋养着两岸中国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两岸同胞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共同奋斗目标,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微博问政”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2013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多处城市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PM2.5等项目监测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7 .5%,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8%, 彰显了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地发展。
材料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结合上述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如何认识我国调低经济增速。
(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这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等改革。
(1)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简述如何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
材料二:旧常态,是指长期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状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旧常态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累积,旧常态就会出现矛盾和混乱,这就进入了非常态。非常态既有旧常态的成分,又有新常态的因素,是新旧常态的转换期。新常态是对旧常态和非常态的超越,是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长期稳定发展的状态。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知识,简析如何把握“旧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之间的联系?
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材料一:2010—2013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M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创新发展:全面优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持市场化为导向引领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和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M省所采取的推进创新发展措施的依据。
2014年,又逢甲午。120年前爆发的甲午战争,是民之痛、国之殇。在甲午国耻120周年之际,某校时政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甲同学认为,清末政治腐败,内斗激烈。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日本是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之败是制度的失败。
乙同学认为,为了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海洋意识,捍卫海洋权益;同时大力增强军队实力,不惹事也不怕事,对于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不回避、不妥协、不让步。
(1)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角度看,乙同学观点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谈谈你对“不惹事、不怕事”的看法。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