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要求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第一个把取消不平等条约列入纲领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1928年时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了一场“改订新约”运动。这一运动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习惯国际法对各国进行战争的权利没有加以限制,因此以使用威胁或武力而取得的条约与其它条约一样有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渐渐趋于把侵略视为非法,结果必然把侵略者强迫订立的条约视为无效。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奥两国作为战败国被取消了与战胜国中国之间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和特权,有关情形记载于《凡尔赛条约》中。取消两个主要列强国家对华不平等条约及其势力范围,揭开了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序幕。在第二世界大战中,德意日三国处于同中国敌对国状态,中国政府依据国际惯例单方宣布废除中国与三国之间所有条约及特权。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侵略特权均被废除。
材料四  1946年到1947年,蒋介石政府先后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通商条约》、《中美航空航海条约》和《青岛基地协定》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材料一中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要求的政府是什么政府?中国的正义要求未能得到满足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中体现近代中国在废约问题上取得了哪些成果?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什么?能否据这些成果说明“废约”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为什么?
(3)材料四中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认为中国人民长期的“废约”运动最终是怎样的结局?

来源: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日两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交往,五十多年的战争,跌宕起伏,观察下列三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试分别对图一、图二两种场景,从战争领导、民众参与、国际环境三个方面比较中国在这两次战争中不同结局的原因。

来源:2010届高三必修一模块各地历史模拟题汇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试分析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经济发展对其内政外交分别产生哪些影响?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来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有哪些显著特征?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它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
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恩格斯语
材料二   垄断并不排斥竞争……因此,发展科学技术,广罗人材,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从而使科学技术与生产更直接地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地和世界市场情况,企业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得更加密切,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刘宗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以及因采用新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的传统工业部门,如炼钢工业等,都要求大量的生产资料,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巨额投资,因而其企业的规模都是很大的。垄断组织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发展的程度较高,决非偶然现象。垄断织织是在竞争中形成的。由于大企业的劳动
生产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必然是设备精良、经营管理有方的大企业。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垄断组织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的那一套去改进落后的部分。就是自愿的联合
与合并,在结成一体、统一经营后,也要采用先进的方式经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适用于企业管理后形成了“泰罗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则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概念,主张把动力性、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高速运转等原则结舍起来,集中运用到生产中去。他强调“标准化”,即运用上述原则,以最低成本,走批量生产、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材料制成的商品。垄断并不排斥竞争,而且由于投资大、产品多,使竞争更加残酷,风险也更大了。
——刘宗绪《世界近现代史三十讲》
回答:
①依据材料归纳垄断组织优越于“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的主要表现。
②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垄断组织形成的原因和实质各是什么? 
③据此你谈谈对垄断组织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印度尼西亚、伊朗、印度、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在19世纪中期前后发生的人民反抗运动,是亚洲近代民族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从主导方面看,这是一场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运动,这场运动不论是由哪个阶级和阶层领导的,诸如封建的王公、贵族、伊斯兰教的阿訇、土兵的军官、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领袖人物等,也不论提出什么样的纲领口号,如恢复昔日的强盛王朝,建立“消除压迫,人人平等”的正义王国,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大平”的理想社会等,其结果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多,而且各不相同,不过有一点是这些运动都属于旧式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旧式的运动,属于中世纪范畴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旧式的运动,属于中世纪范畴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的革命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然没有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于是宗教就成为团结人民进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2)何谓旧式的运动?
(3)亚洲革命风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认定,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我学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发现两份珍贵档案:一件是1937年12月14日,美国驻德国大使陶德致罗斯福总统的密电。密电中披露,日本驻德国大使东乡茂德承认,在南京沦陷之前,日军已杀死了50万中国平民。另一件是1938年1月25日,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高斯就日军在中国上海、杭州、苏州的暴行给国务院的专题报告。
材料五  (中新网东京2008年10月31日电)由于航空自卫队最高长官田母神俊雄日前发表了一篇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论文,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于三十一日晚决定罢免其航空幕僚长(相当于空军司令)一职。
(1)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有何认识?
(2)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却有不同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3)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下图((1945年8月的广岛》的景象是哪次空前军事行动的结果?你从中得到了什么认识?

(4)围绕材料一、五,并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5)材料四对于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有何价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总统罗斯福1942年春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打下澳洲、印度,打俄国等。
(1)请你联系上述材料,指出1940-1941年前后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请从中国两战场(各举两例)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形势,说明其变化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磨难与抗争,中华民族终于走上了复兴之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最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请回答:
(1)根据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概括指出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中国的重大危害和影响。
(2)扼要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相持阶段到来后,针对时局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怎样的对策?结合史实说明结果如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抗战时期存在两个战场。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抗日战场的抗战路线分别是什么?请指出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
(2)结合史实简要评价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和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政策重心的转变。
(3)你怎样认识两个战场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3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六十年前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
(1)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说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2)简要分析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荣氏家族,是20世纪初崛起于无锡的中国最著名的现代工商业家族。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便是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后又开设纱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材料二  1937年,年仅弱冠的荣毅仁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逐渐成为荣氏二十多个家庭企业的代表。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其它江苏籍的爱国实业家,介绍其在实业领域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二,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是怎样改造的?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愿公于世,乔禀明发行。兹有火船气船,一日夜能行二千余里者,大商则搭客运货,国家则战守缉捕,皆不数日而成功,甚有裨于国焉。若天国兴此技,黄河可疏通其沙而流人于海,江淮可通有无而缓急相济,要隘可以防患,凶旱水溢可以救荒,国内可保无虞,外国可通和好,利莫大焉。
——洪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  “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摺》(1861)《曾国藩全集》奏稿(三)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2)上述材料中,洪仁玕和曾国藩所提主张的目的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不同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04年,英国众议院对国王的抗辩书称:“无论就尊严或权威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命令。”
材料二:(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689年《权利法案》
请完成: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议会对待王权的态度有什么明显不同?
(2)材料二的主要精神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什么进步性或局限性?

来源: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