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 )
①冲破了“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睁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以下言论中,不能体现洋务派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第一步的是
A.“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
C.“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足以制敌之命” |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要区别在于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③提出者的阶级立场完全不同④影响不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
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民主与科学”④“三民主义” ⑤“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A.①②④③⑤ | B.①②⑤③④ | C.②①⑤③④ | D.②①⑤④③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
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
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作为时代强音,它
①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声 ②提出了强国御敌的方法
③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要思潮 ④表达了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抵抗决心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称“甲午战争是高度西洋化、近代化之日本战胜了低度西洋化、近代化之中国”与当时中国的低度西洋化有直接关系的是
A.统治者反对“求一技之末,而奉夷人为师” |
B.长期战争与社会动荡阻碍社会转型 |
C.领导者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
D.民众固守天朝上国理念抵制制度革新 |
材料一:善师西夷者,能制西夷;不善师西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五: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1945.4)
请回答: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思想主张的概称。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
(3)根据材料四,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4)结合五则材料,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具体指出其代表人物及主张,语言要精练)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①开始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青年杂志》发刊词
材料四 (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土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试看环球的未来,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对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认识有何不同?
(2)从思想主张的根本目的上看,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有何不同?
(3)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指出材料四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4)以上4人所代表的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各产生过哪些影响?
对中国近代史上“西学东渐”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②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③阻断了中国的独立发展道路和社会进步 ④本质是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斗争与融合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面是人们对某一著述的评论:“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四洲志》 | D.《瀛环志略》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