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A.林则徐 | B.魏源 | C.曾国藩 | D.李鸿章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导致此说的直接原因是
A.总结郑成功收复台湾经验 | B.汲取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 |
C.接受中日甲午战争的教训 | D.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 |
地主阶级洋务派在近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的表现,说明他们( )
A.是中国近代化的障碍 | B.已经成为西方列强的忠实走狗 |
C.不可能推进中国的近代化 | D.采用“中体西用”应对世界挑战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德孵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韧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 )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
B.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 |
C.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 |
D.探索民主共和之路 |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
①开始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起的作用是( )
A.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 | B.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C.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 | D.掀起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新高潮 |
与“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这一观点不同的是
A.“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 |
B.“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 |
C.“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 |
D.“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
B.张之洞的《劝学篇》 |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师夷长技以制夷 |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