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
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
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下面四幅图是19世纪中期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同的挽救中国的方案。其中能够反映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是 (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风俗,无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这段话体现了李鸿章的什么思想
A.实业救国 | B.中体西用 | C.君主立宪 | D.盲目排外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请回答:
(1) 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
(2)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指的是什么?“新时期”又指什么?
(3)梁启超说“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有识之士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展开了各种抗争和探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17—20题。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都主张“师夷长技”,两者的相同点是:
A.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 |
B.都得到清朝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
C.都主张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御外国侵略 |
D.都主张维护清朝统治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 B.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C.出现新的积极因素和阶级力量 |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点有:
①斗争对象是清政府
②在运动中表现出了其阶级局限性
③都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④都是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
A.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 B.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
C.没有改变中国政体 | D.都倡导民主和自由精神 |
“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以中国聪明才力,国耻足以振矣。”这段话体现了
A.洋务派的观点 | B.维新派的观点 | C.实业派的观点 | D.革命派的观点 |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
B.鸦片战争促使一些知识分子觉醒 |
C.魏源写出《海国图志》一书 |
D.林则徐、魏源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
广东最早成为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其表现应包括 ( )
①设立译馆 ②海外图书毕集于市
③洋货大量涌人④派遣海外留学生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①③④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是
A. | 反抗侵略 | B. | 中体西用 | C. | 政治改良 | D. | 全盘西化 |
中国近代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和徐寿的共同经历在于
①参加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②同清政府的洋务机构有联系
③翻译过西书
④主要成就在数学方面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③ |
姚荣所著《康輶纪行》一书介绍了
A.我国西北边稠地区的历史地理 |
B.我国西南边稠地区的历史地理 |
C.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制度 |
D.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 |
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C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 |
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D.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