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畬在《瀛环志略·凡例》中称:“泰西诸国疆域、形势、沿革、物产、时事,皆取之泰西人杂书。”魏源在《海国图志·原叙》中说:“斯纯乎以夷人谭夷地也。”这表明中国近代早期的知识分子
A.对西方认识零散而肤浅 | B.全面了解西方历史地理 |
C.密切关注西方政治制度 | D.正确看待西方先进文明 |
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的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方式受到冲击而造成的如此猛烈、痛苦的动乱。”以下历史事件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洋务派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 | B.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
C.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 | D.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 |
在日本流亡期间,梁启超认识到,在政治制度背后实际有一种更广的文化支持,具体表现为国民素质或曰国民性。因此,他提出要造就“新民”,并以“中国之新民”作为自己的笔名。为此,他在1902年2月创办了《新民丛报》。对本段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梁启超对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认识上升到文化心理层面 |
B.梁启超由倡导君主立宪转变为民主共和,是历史的进步 |
C.《新民丛报》自此成为保皇派宣传君主立宪思想的重要平台 |
D.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关键在于国民政治觉悟尚未开启 |
魏源有首诗这样描写鸦片战争前的状况:为问海夷何自航?或云葱岭可通大西洋,或云括尔咯印度可窥乌斯藏;或云弥夷佛夷鄂夷辈,思效回纥之助唐;或云诸国狼狈叵测不可防,使我议款议战议守无一臧。呜呼!岛夷通市二百载,茫茫昧昧竟安在。这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 | B.中国人对西方的状况一无所知 |
C.中国的统治区域非常大 | D.英国是海外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
从《国闻报》的发行到《国民报》的发行,主要反映了当时
A.报纸因文化专制而发行十分困难 | B.民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 |
C.思想解放不断走向深入 |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
近代中国翻译的外国著作
以上译著重点变化的主要相关历史背景是
A.中国人的宗教意识逐渐淡薄 | B.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
C.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 | D.清政府自救运动的开展 |
“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
A.重视商业 | B.重视宗教的作用 | C.重视军事实力 | 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 |
在洋务运动中教育领域呈现出一番新景象。
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培养实用型人才 ②加速了旧教育体制解体
③奉行 “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构架 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光。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其存深意矣。”(《四库全书》)以下最得其“深意”真传的是
A.王韬 | B.李鸿章 | C.郑观应 | D.孙中山 |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 B.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 |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势力 |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封建文化的冲击 |
B.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
C.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发展资本主义 |
D.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某大臣力排众议,主张积极改革,强调:“文明输入国不必自傲,文明输出国也不必自卑,某一个文化为别国所吸收,这种输入品即为吸收者所拥有。譬如人吃猪肉,消化后变成人的血肉,谁能怀疑吃猪肉的人,他的血肉是猪的血肉而不是人的?”这位大臣最可能出现在( )
A.唐代 | B.宋代 | C.明代 | D.清代 |
陈旭麓先生说:“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1860年)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谢”是指: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 | B.清朝统治阶级内觉醒出现“变局论” |
C.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 | D.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
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这表明
A.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
B.清政府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 |
C.清政府学习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
D.清政府决定放弃纲常伦理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