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经济政策
高中历史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B.它保证了苏维埃军事上的胜利
C.它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D.列宁把它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直接途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不包括

A.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D.新经济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相关的有  
①列宁找到了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②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④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指出,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关系到

A.使农民获得彻底解放 B.巩固工农联盟
C.避免农民倒向资产阶级方面 D.小农的经济利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是一种恐怖政策 B.是一种应急措施
C.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化了。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全球通史》
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全球通史》
材料三、1922年4月,包括苏俄和德国在内的国际经济会议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根据列宁指示,苏俄代表团出席会议的基本任务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常贸易和经济合作。会议期间,协约国拒绝了苏俄的建议。但苏德双方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等。——《全球同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内外形势。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三中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的内外政策对苏俄(苏联)的重大意义。
(4)材料二、三中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D.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认为,“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你是否赞同布哈林的观点?结合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论证,并分析其中反映了哪些哲学原理?

来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后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来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 “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和两者的混合形态——混合经济。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种极端之一。世界各国大多实行混合经济制度。”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早将市场和计划两者“混合”的是

A.英国的工业革命 B.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 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 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3) 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4) 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来源:农业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说明: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新经济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C.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发展生产力 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的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最大的灾难是1920年和1921年的全国性干旱,它促成了俄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荒。”为此,苏维埃俄国实行了

A.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国家工业化方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B.余粮征集制是征集农民手中一切粮食
C.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D.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来源:辽宁抚顺一中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深远影响是        

A.平息了农民不满余粮收集制而发动的暴动
B.改善了人民的极端困苦的生活
C.恢复了国民经济
D.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经济政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