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在前人有关济贫规定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又称旧济贫法。它规定,以教区为济贫的基本单位,将贫困者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无工作能力的老病残障者,一类是失去依靠的,最后一类是有劳动能力者,对于这一类不予救济,强制其做工自给。救济资金的来源分为济贫税、自愿捐款以及罚款三项。作为旧济贫法的补充,1662年颁布《住所法》,它规定,穷人只有在他的出生地才有可能得到救助,凡变更居住的的人,只要新居住地的管理人员认为其有可能成为救济对象,即可以将其驱除出境,送回其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
材料二: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建立有三个合适的人组成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同时还规定,地方济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员不再是无薪俸的义务工作者,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领取工资。有人这样描述济贫院的基本情况: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政府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
材料三:过去政府保证的基本人权是说,你可以自由地去争取你自己的幸福,至于争取得来,争取不来,政府管不了了,竞争的结果是,你失败了、你破产了、你没饭了,这些不是政府要管的事情。现在把政府的职能转变过来了,在经济上的保障,就是说,不饿死人也是政府的职能了,这个最低的保障就是,无匮乏的自由变成了基本的人权。这一点,我觉得在美国的观念上是一个很大的革命。
——资中筠谈罗斯福新政“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济贫法对接受救济的人做了哪些规定,这一法律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1834年英国修正济贫法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新济贫法如何认识。
(3)材料三的美国政府在保障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其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得出什么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4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模式”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以及后来僵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8分)
(4)上述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结合材料,概括指出这两种现代化道路的相同之处。(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价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国际局势等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赵吉庆:《工业化过程中物价变动的历史趋势及其对策》
材料二: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20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
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1850—1920年间英国物价指数变化趋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3—1920年英国物价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29—1932年美国的物价变化情况。面对这一物价变化,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1992—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上涨?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认为是发展最快、情况最为复杂的世纪,而它对21世纪的影响 也正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知。许多国家政界、学术界人士以不同方式回顾这段历史Q但 是,由于历史观不同,人们有关20世纪史的结论又是大相径庭的。
1941年2月17日,美国《生活》杂志发行人亨利.卢斯在《生活》上发表题为“美国世 纪”的社论。关于什么是“美国世纪”的含义,卢斯解释道,它必须是让所有人都共享《人权 法案》,我们的《独立宣言》、我们的宪法、我们的优质的工业产品、我们的熟练技能。它必 须基于一种与自由和进步协调一致的自由企业制度。他说,最重要的是,“美国世纪”必须 坚决信奉伟大的美国理想,现在我们已成为把这种理想传遍世界的力量的源泉,等等。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世纪”说更加成了美国官方和许多人的信条。尽管自20世纪 70年代开始,美国国力开始相对下降,这种“美国世纪”说却始终没有止息。
——张宏毅《如何评价20世纪世界史?》
试评述20世纪史是“美国世纪”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在200 字以内。)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材料二 在美国的策动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地位大大加强,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材料四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这项措施将使共同市场对美国的出口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编《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规则、秩序影响市场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概括唐都长安商业的特点,指出与唐都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商业的突破性发展并予以说明。
材料二
1933年,全球66国代表在伦敦召开国际经济会议,国际舆论敦促与会者务必使其不得失败,因为“文明世界站在十字路口”。与会期间,英国力图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美国则希望让英国的领导作用随着旧的世界金融体系一齐垮台。苏联建议“世界各国之间,尤其是各大国之间选行经济联系,不受各国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限制”,但未获支持。7月3日,罗斯福申明美国不参与任何有关货币稳定协议,间接导致会议失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
材料三 
1944年7月,战后世界经济会议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就“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方案,美国提出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现金)份额的多少,英国则主张采取透支方式,不需缴纳现金。经过艰苦交锋,会议最终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会议期间,因担心美国借此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控制,苏联始终心存疑虑,最终也没有批准该协定。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2)据材料二、三指出制约两次国际经济会议顺利进行的相同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国际会议结果的影响。
材料四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摘自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3)据材料四指出市场在现代中国人生活中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1933年)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纽约时报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材料二 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是罗斯福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将采取的强硬措施是什么?试图达到怎样的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是什么?(4分)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有何特点? (2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方面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采取的相似做法。(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种城市用地需求的递增,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势必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现了改善住房的团体。……致力于为工人建造康价住房;但收效甚微。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由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姿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由于在伦敦中心不可能人人自己有一幢房屋,而且工人也负担 不起,因而他们大约同时开始建造成排的杂院房屋。……从1860年开始,英国政府共制定和实施了托雷斯法、克罗斯法…...1880年议会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 权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建造或者改造一些建筑以适合工人阶级居住;公共工程借贷管理局被授权为此目的而垫款。”
——吴铁稳、张亚东《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夕伦敦工人的住房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七十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到1911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纷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
材料三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姜缩,许多人拖欠货款。1929年10月,美国房地产 市场骤然滑坡。
——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列举民间和政府分别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9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承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失》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人权事业也实现了历史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庄严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谱写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以人为本,既尊重人权普遍性原则,又从基本国情出发,切实把保障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保障人权的首要位置,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依法保证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胡锦涛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有关史实,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材料二中胡锦涛是如何诠释“人权”的?试从政治、经济角度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人权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 

 
        A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B
工业
  
C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贸易
取消商品贸易
             D
分配
E
       实行按劳分配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1933年3月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1933年5月国会批准《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1933年5月,通过建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法案,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1933年6月,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对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作出规定,……有关于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所学知识,补全材料一中的表格。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并分析斯大林经济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治家的演说往往能反映他们的政治或经济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
——1933年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1)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使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我们最后的一项事业,也是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经济建设,……开始这样一个全世界从未有过的事业,难道能没有失败没有错误吗?但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我们正在进行这一事业。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1921年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演讲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在“经济建设中所犯的错误”具体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施“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3)邓小平在上述谈话中就社会主义建设回答了哪两个重大问题?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
材料四

(4)材料图中代表哪些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成立说明什么?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中提到:“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采取什么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的调整。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 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新政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历史影响。(4分)
材料四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让“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题:

请任意选择上面三个历史人物中的一个进行评述。
要求:①要有史实有评价。
②史实准确,评价合理,语言清晰,逻辑又条理。
③字数不超过200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材料:
材料一  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

材料二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

请回答:
(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4分)
(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什么性质?(3分)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什么影响?(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建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经济发展的罕见奇迹。它在不断变革和政策调整中,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9年,洛克菲勒以标准石油公司为基础,联合了全国40家主要炼油厂,组成了一家以卡特尔形式构成的同盟,从而控制和垄断了全国精炼油生产和销售市场及石油管道业务的90%,成为无人敢与其竞争的美国最大的石油精炼联合企业集团。    
——《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材料二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行使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弗兰克林·罗斯福(1936年)
(2)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的是什么?在这场战争中他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新模式”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张……1993年-1995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达3.3%,1997年经济增长率达到3.7%……通货膨胀率从1990年的4.3%下降到1999年的1.1%,为60年来最低,……失业率出现下降,从1991年的6.8%下降到1999年的4.4%,2000年维持在4%左右,失业率降至30年来的最低。  ——《历史 必修2》(人民版)
(3)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新经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克林顿政府是如何调整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