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日邦交正常化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李鸿章指出,“人皆震惊于添口之多……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如泰西各国皆起于弹丸之地,创造各样利器,未及百年而成就如此之精……中国在五大洲中自古称最强大,今乃为小邦所轻视,练兵、制品、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及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
材料二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一度“谤满天下”。李鸿章对自己的作为曾做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以上材料改编自《清史稿》、《辛亥前夜》和梁启超著《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等
请回答: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一李鸿章的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李鸿章作为“裱糊匠”的作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的心和血。
——胡适《四十自述》
材料二   严复在特定的时期宣扬过的思想并不能成为对其一生评价的借口。严复一生都没有脱离他所处的年代决定的探索救亡的历程,其终生执著的信念就是“救国为体,中西学为用”,“中西并重、交融互释”,不附势、不逐流,认定用渐进改造的方式探索为中国救亡的出路。
——陈于武《重新认识严复的自由主义者的特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天演论》“风行到全国”的原因,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的思想主张,并指出陈于武归纳人物思想和评价人物思想的基本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朱元璋)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成使各得其所;闻风向化者,争先恐后也!”
——《明史·外国志(吉里)》
“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赍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又差人赍礼象马迎接……金拄杖二人,接引如前礼。其王恭礼拜迎诏敕,叩谢加额,开读赏赐。”
——费信:《星槎胜览》
材料二 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大事件、条约的影响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材料三   1949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阶段
参加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1949——60年代末
    1955年。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花月组织活动。1956年,中国、波兰、苏联等国组织了铁路合作组织。中国还参加了世界民主联盟(总部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学生联合会(总部设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等活动。
20世纪70、80年代
    70年代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逐步加入联合国专美组织和附属组织,并与国际奥委会、欧共体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80年代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活动剧增,先后加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中国还开始参加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已参加了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痛年发起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截止2009年,中国已累计有1.4万多人次参与联合国多个维和活动。

——据王逸舟《中国外交六十年》、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等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明初对外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
(3)概括从1949年到60年代末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4)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有哪些新发展?推动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认识是多元化的,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可以有不同的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近代)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材料二: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
——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
材料三: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1)对全球化,材料一弗兰克持什么观点? 并结合近代欧洲相关史实分析作者观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概述甲午战败的“积极意义”。
(2)阅读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你认为这一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把大清朝研究得很透彻。他说中国失败后会发奋有为,殊不知一二年后,又因循苟安,诚如西洋人形容中国所说又“睡觉”矣。……1891年,丁汝昌的一位幕僚随舰队访问日本时写道:“今夫与日本之海军力比较,当在伯仲之间,然日本年购大舰,月增强盛。我若安于目前之海军,不讲进取之术,将来之事未易遽言。”
——战史2月12日:北洋水师向日本海军投降2015-02-12 08:51
材料二   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侵华战争的缘由在于中国人不懂得现代文明社会准则。反帝的义和团运动更是典型的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做法:义和团又是愚昧的,装神弄鬼,自称“刀枪不入”,试图通过封建迷信活动来战胜西方的洋枪大炮,可笑至极。反过来,西方则是有道理的。八国联军侵华是因为慈禧太后包庇义和团对德国公使克林德和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彬的杀害,并且慈禧太后还不知死活的同时向西方十余国宣战,根本不知道“宣战”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材料三   奈须重雄先生介绍,这张照片刊登在1942年6月3日(日本昭和十七年六月三日)日本《朝日新闻》上,内容为表彰日寇占领义乌期间,侵华日军浙东作战防疫给水挺身队队员头戴防毒面具、穿着防生化服装、担架“救护”遇难者的“英雄事迹”,图片背景是一座牌楼和不远处隐约可见的小山坡。

材料四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当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及甲午战争对中国的主要危害
(2)依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评价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历史贡献或不在政治方面,而在文化方面。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维新运动期间,新派人士已有很明确的认识: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戊戌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国人自办的女校——经正女学堂,出现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从1895—1898年,出现各类新报刊约60种,多由国人自办,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时务报》,销量逾万,“此报名贵已极,读书人无不喜阅”。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里,出过黄兴、蔡锷那样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短时间里纷纷兴起的学会,则兼有学术与政治两重意义。它不但使习惯于一家一户的中国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而且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维新人士的教育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主要政治背景。
(2)据材料一、二,概括维新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并分析其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以维新变法为例,简要说说文化教育与政治变革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西方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其信息包含(       )

①讥讽清朝腐败无能       ②策划共同瓜分中国
③反映列强侵华野心       ④同情中国所受遭遇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凸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
——据盂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材料二 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性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
——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材料三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启蒙是一种“内源式”的启蒙。并指出导致近代中国启蒙具有“外源式、突变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西方可资利用的“现代性的传统资源”的具体内容?并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启蒙遭遇“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中,“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中国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近代前期民族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古以来,大国的崛起离不开人的解放。人的解放创新了社会制度,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大国不是以疆域大小区分,主要指标是制度和综合国力。只要制度领先,经济、军事、学术、文化等领域也能着着领先,形成雄厚的综合国力。即使国土不大,也能成为世界公认的大国。严格说来,称得上强盛的世界大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强大自我更新功能的社会制度;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当时世界一流的;对世界事务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人的自由度大小是国家盛衰的关键。
——袁伟时《大国盛衰的历史经验》
(1)请以“人的自由度大小”为标准判断康乾盛世时期的中国是否为世界大国,并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2)根据材料所述标准,你认为18—19世纪,哪个国家堪称“国土不大,也能成为世界公认大国”的典型?
(3)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关键在于给予了人的自由,激发了人的创造力。请结合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孙中山与张謇,一位是近代中国的大政治家,被誉为“国父”;一位是近代中国的大实业家,被尊为“实业之父”。他们均为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
材料一  1895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并提出“天下将沦”,唯实业和教育“有可救亡图存之理”。1 910年南洋劝业会召开期间,张謇发起劝业研究会,提出振兴实业首推发展棉业和铁业。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民国之后,孙中山提出《实业计划》以振兴实业,其主要内容为:
(1)建设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三大世界级港口;(2)修筑总共10万英里长的六大铁路系统;(3)修筑100万英里长的公路网;(4)整治长江、淮河、黄河等内河水系;(5)通过大规模移民开发边疆;(6)全面开采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7)发展轻重工业和现代农业,规划衣、食、住、行等涉及民生的各项实业。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张謇和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和孙中山实业思想产生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三日(1900年12月24日),张之洞写信给新任浙江按察使世杰,随信赠送其《劝学篇》:
“附上拙作《劝学篇》□部,此书成于戊戌之春。其时因末流波靡,邪说纷出,大有犯上作乱之忧,又以迂谬书生,食古不化,亦将有神州陆沈之祻。爰酌中持平,抒其管见,冀杜横风,而弃迂说。乃未及数月而康党逆为乱阶,驯致今年,而拳匪又开巨衅,各执一偏之谬论,遂致大局之几危,不幸言中,可为浩叹。”
——茅海建《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
(1)根据材料,指出材料中“邪说”“拳匪”各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的政治思想主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结束120周年,以史为鉴需要对那些发生的事情有切实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云:我两人忠心为国,亦须筹顾大局。中国素未准备与外国交争,所招新兵,未经训练。今既到如此地步,中日系切近邻邦,岂能如此相争,久后必须和好。但欲和好,必须为中国预留体面地步;否则,我国上下伤心,即和亦难持久。……伊(藤博文)云:局面竞至于此,非余之过也。战端一开,伊于胡底,讵能逆料?……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材料二 李云:无论如何,总请再让数千万,不必如此口紧。伊云:屡次说明,万万不能再让。李云:又要赔钱,又要割地,双管齐下,出手太狠,使我太过不去。伊云:此战后之约,非如平常交涉。李云:讲和即当彼此相让,尔办事太狠,才干太大。伊云:此非关办事之才,战后之效,不得不尔。如与中堂比才,万不能及!李云:赔款既不肯减,地可稍减乎?到底不能一毛不拔。伊云:两件皆不能稍减,屡次言明,此系尽头地步,不能少改。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材料三 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项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这将便于日本控制朝鲜与北京。海军希望取得台湾,以此作为日后进军南亚的基地,同时也想租用辽东半岛。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进步党建议,鉴于即将到来的瓜分中国的行动,日本应占据山东、江苏、福建和广东。而自由党则力主割占满洲和台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参与“马关和谈”的出发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理由发生了什么变化?
联系材料一、二,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各自态度有何不同?
(3)《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日之间取得和平局面了吗?据材料三和所学日本侵华知识,分析其原因。
(4)从史料的角度看,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有何不同价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梁思成主要大事年表
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
1912年,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1912-1914)就学。
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
1924年,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肄业)。
1928年,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1930年,和张锐参与天津市规划,以《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获奖。
1931年,进入中国营造学社工作(任法式部主任)。
1932年,主持了故宫文渊阁的修复工程。同年,著成《清式营造则例》手稿。
1944至1945年,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二战末期,建议盟军空袭避开日本京都和奈良,千年古都得以保全。
1946年,赴美国讲学。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1948年,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
1950年初,多次上书政府,挽救了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北海及团城。
1953年5月,因提倡以传统形式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病逝于北京。
(1)根据材料,概括梁思成的突出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思成取得突出贡献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日邦交正常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