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高中历史


材料一   1952年1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简称国家计委,下设重工业计划局、燃料工业局、第一机械计划局、第二机械计划局、成本物价局等17个办事机构。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其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部分职能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材料二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0%。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三   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完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
——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国家计委成立的背景,(6分)分析并举例说明“计划”二字从国家机构名称中消失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动作用。(4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三的结论。(16分)(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8年11月24日 晚,风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 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一事件(     )

①是农民自发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②是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具体响应
③产生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轰动效应
④作为中国改革的里程碑而载人史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中国人口约为2000万。公元前206年,中国人口约为1400万。公元前120年,中国人口约4000万。到公元2年,中国人口约为5801万。
——赵文林等《中国人口史》
材料二 下表为美国人口数量及政策统计表(部分)

1776年
美国建国时人口数量为250万
1873年
政府颁布《康托斯法》,禁止邮寄和从外国进口一切避孕材料
1915年
美国人口数量突破1亿
1968年
组建“人口和家庭生育计划委员会”,研究家庭生育计划事宜
1970年
设立“人口增长和美国前景委员会”,研究美国人口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
1974年
提出人口稳定即“静止人口”是最理想的目标

 
——《简明人口学词典》
材料三

单位(年)
——《“人口红利”持续派发房企价值重估始起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人口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中国“人口红利”的高峰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人口政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此“序曲”直接推动的改革是

A.实行医疗保障卡制度 B.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
C.计划生育制度改革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24亿元猛增到1988年的79 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7%,不仅大大高于改革前26年(1952—1978)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下降6.9%……──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阶段。
(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状况导致的严重后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错误。其中,“左”的错误的表现不包括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歌以言志,歌以抒情.

《在希望的田野上》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春天的故事》迅速唱遍大江南北: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材料二: 由于他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因此罗斯福对“弱势群体”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对“弱势群体”也比较关注,在经济大危机中,他采取“抑富济贫”的方式,使得穷人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徐维民《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三: 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其有何影响?(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罗斯福关注“弱势群体”的相关措施中除了以工代赈、兴办工程外还有哪些?(4分)
(3)如何理解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6分)
(4)他们两人“挽救”社会制度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

谚语或对联
反映的相关史实
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 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
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十二铜表法》灵活实用,重视调解民事纠纷
“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人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     )

A.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一定程度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D.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单位:元),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C.我国已基本实现小康
D.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78年我国总就业人员为40152万人,农业就业人员28318万人,占70.5%;第二产业就业人员6945万人,占17.3%;第三产业就业人员4890万人,占12.2%。据此可知(     )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明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力的解决了当时的就业困境
C.此时我国就业结构还是农业国家的就业结构
D.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体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