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 )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
(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指出其变化之处,分析其不变的宗旨。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理念是:
A.与时俱进 | B.实事求是 |
C.以民为本 | D.发展创新 |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着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以其为代表的理论成果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巨大作用 |
B.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C.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科学认识 |
D.后者都对前者进行继承与发展 |
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 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 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三: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 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 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如何理解其“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之花,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A、B、C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
(2)材料二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思想理论?这一思想理论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请概述其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学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请概要指出这场运动的意义。
(4)材料四描述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哪一革命理论的实践?列举毛泽东集中阐述这一理论的三篇重要文章。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 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C.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 D.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问题 |
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路径障碍” |
B.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 |
C.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 |
D.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20世纪初,陈独秀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世纪2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三项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 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给我们哪些启迪?
下列会议确立过我党指导思想的是:( )
①中共三大 ②中共七大 ③中共八大 ④中共十四大 ⑤中共十五大 ⑥中共十六大
A.①②⑤ | B.②⑤⑥ | C.②④⑤ | D.①④ |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
发表日期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1984年6月 |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
1985年10月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
1992年1月、2月 |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2) 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