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的实质是( )
A.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争夺土耳其的斗争 |
B.沙皇俄国与土耳其的斗争 |
C.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争 |
D.欧洲列强反对俄国革命的战争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完成: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 )
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 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罗马教廷在西欧政治上的特权不包括( )
A.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利 |
B.竭力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
C.垄断了学校教育 |
D.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甚至向教皇称臣纳贡 |
阅读下列材料: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完成:
(1)材料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文明”是指什么?“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2)材料还指出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分别说出这时俄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说明:答题时要概括论述,不要罗列具体过程。
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
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
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
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
以下各项中,哪些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 )
①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②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③削弱大贵族势力,收回军权 ④农民出钱赎买份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封建的农奴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
B.俄国禁止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
C.俄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极端缺乏 |
D.俄国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 |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4)题。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仿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
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