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是
A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D.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掌握行政官僚手里
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
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
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客观的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
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
C.农奴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管理 |
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 |
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社会矛盾( )
①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
②阶级矛盾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④面临相同国家侵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
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
是( )
A.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 B.改革后农民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
C.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 | D.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
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A.继续保留农奴制 |
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 |
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 |
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
结论 |
|
A |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
B |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C |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D |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
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悄绪的措
施是 ( )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
“农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们”。文中 的情景当出现于
A.希腊“古典时代” | B.中国夏商时期 |
C.吠陀时期的印度 | D.中世纪的西欧 |
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 B.改革后农民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
C.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 | D.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曾感叹:“当我们谈论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之后,俄国采取了哪一行动开始“前行”( )
A.彼得一世改革 |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C.二月革命 | D.十月革命 |
“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莫斯科为他举行了塑像落成仪式。这位“勇敢改革者”是( )
A.伊凡四世 | B.尼古拉一世 | C.彼得一世 | D.亚历山大二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