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
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
马丁·路德宣称:“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 | B.教会有权解释《圣经》 |
C.消除了教皇与世俗的隔阂 | D.国家政权应该高于教会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
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已之心。” |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世上只有旧结构自我崩溃但新结构尚未成熟时才会出现过渡期;而且,当制度空白带来普遍的社会紊乱时,人们就看到了建立新秩序的必要和政治革命的曙光。”下列能佐证这一论点的史实是
A.智者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挑战教会的权威 |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
C.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 D.宣扬国家的世俗权力高于教会 |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罗马法出现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 |
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 |
C.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
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 |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德意志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
A.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发财致富 |
B.反对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
C.主张改革宗教否定教权至上 |
D.认为苦修和事功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的主张 |
孔子的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
B |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策》等书籍 |
儒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 |
C |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得到了弘扬 |
D |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
宗教改革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成为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运动 |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不能佐证的观点是( )
A.因信称义 | B.人皆僧侣 |
C.因行称义 | D.信仰得救 |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A.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
B.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
C.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 |
D.苦修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 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权威 |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