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马克壵谈到一场革命时说“……它的斗争对象不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王权,而是一个新兴的、已经具有了民主化的取向和发展趋势的资产阶级国家”,这一革命后为下列哪一政体的建立提供前提( )
A.君主立宪制 | B.总统共和制 |
C.议会共和制 | D.开明君主制 |
关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A.责任内阁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 |
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上议院席位 |
C.更多英国民众获得选民资格 |
D.议会最终取得了征税的权力 |
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
D.首相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他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 D.君主制度的衰亡 |
1877年清朝使节张德彝在其日记中记载某国,议会由两院构成,分别由王公贵族和绅士组成,“凡事绅主(决定之意)之,官成(完成之意)之,国君统之而已。”材料中的官最有可能是指( )
A.美国总统 | B.德国内阁 |
C.英国内阁 | D.法国内阁 |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的颁布标志着
A.英国近代议会制度开始确立 |
B.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付诸实践 |
C.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
D.英国复辟王朝统治的结束 |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下列对“旧制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旧制度”体现了王在法下原则 |
B.“旧制度”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
C.“旧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
D.1832年,“旧制度”中少数贵族掌权局面改变 |
“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英国议会的聪明之处在于:只要权力在议会,保留个国王未尝不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国( )
A.首相由选民选举产生 | B.国王是国家象征 |
C.内阁成员对国王负责 | D.议会只限制首相 |
17——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体,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对后世影响深远。下列关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
B.美国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对国会负责 |
C.法国众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
D.德意志帝国的首相由皇帝任命 |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
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 B.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
C.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 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
“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主要的历史概念实际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
A.光荣革命 | B.柏林墙 |
C.斯大林模式 | D.巴黎公社 |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一书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利,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英国人民“行使政治权利”表现在通过投票能够( )
A.产生国王 | B.确立内阁 | C.制定宪法 | D.选举议员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