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1930年,斯大林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    )

A.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B.否定新经济政策的全部价值
C.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 D.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调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这表明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运动

项目
1918年
1929年
1930年
1934年
1937年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
1.6
57.0
85.9
233.3
243
参加集体农庄的户数(单位:百万户)
0.02
1.0
6.0
15.7
18.5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
0.1
3.9
23.6
71.4
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不计
14.9
33.6
87.4
99.1

 
①加强了对农业的管理;            ②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            ④基本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作出死亡判决。”这主要表明

A.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B.环境问题影响苏联经济可持续发展
C.环境问题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依次是“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应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斯大林模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谈及苏联1932—1933年饥荒发生的原因时,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为稳定农产品价格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消极怠工
C.搞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农民利益被忽视
D.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民消极应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
第33课 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166
第34课 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171
第35课 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177
第36课 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182
第37课 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87
第38课 发展中的新兴大国……193

A.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D.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史密斯作品《俄国人》中有三段描述:“‘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一个俄国青年……向我说:“‘他们不能把我们解雇’”、“即使在苏联本国生产的(某些)商品供应比较充裕时,俄国人也宁愿多出些钱购买进口货。”、“尽管排队是那样辛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队,她的本能反应就是立即排了进去,甚至她不知道到底在卖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苏联是工人的乐园,工人生产积极性极高
②苏联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
③苏联的生活消费品缺乏
④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结果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前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们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

A.公私合营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上,大规模的饥荒有三次,即1922-1923年、1932-1933年、1946-1947年饥荒。其中1932-1933年大饥荒的程度最为严重,1932年苏联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产量仅是1930的36.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600—800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
B.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
C.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
D.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其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为先进
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斯大林格勒战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