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出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增长图

A.1913-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破坏
B.1920-1925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25-1932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在于这一时期的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D.1932-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源于斯大林体制的逐步确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布哈林说: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对布哈林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张放慢发展速度
B.强调国民经济结构的平衡
C.强调要加速发展工业
D.强调货币供应量要与实体经济相适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不可能

A.加强政府对于经济的绝对领导 B.开创一种新的现代化建设模式
C.建立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D.确保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苏联工农业产值增长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A.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逐步确立
B.片面发展重工业形成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C.苏联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D.工业化极大地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
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
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              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0年,假如你从中国广州出发,前往美国、英国、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A.中国:战乱频繁,逃亡的流民很多
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C.英国: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4月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A.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
B.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
C.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D.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B.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B.局部改革斯大林模式
C.部分借鉴新经济政策 D.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叶利钦在《我的自述》中回顾斯大林时代:“你在职位的阶梯上爬得越高,归你享受的东西就越丰富……如果你爬到了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则可享有一切——你进入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完全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国家里为那些获取权位的少数人而实现。”这说明斯大林时代(    )

A.苏联共产党内争权夺利的斗争非常激烈
B.指令性计划经济滋生了全面腐败
C.共产主义在苏联已经发生了质变
D.高度集权体制助长了官员的特权腐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斯大林格勒战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