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国语》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在国内战争中失败后逃亡齐国,其子孙成为齐国农民,“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三: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清代全史》: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苏州风俗考》:“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四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2年底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有82家,网点2000多个,中介机构500多家;1992年起,建立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批发市场以及交易所100多个,主要经营粮食、牲畜、食糖、蔬菜、金属、木材、石油、化工、机电、煤炭等大宗商品
材料五:宪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
(1)结合材料一,说明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结合经济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3)从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湖广熟,天下足”,中国的粮食生产及输出中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试从经济的角度,指出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农业生产商品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请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有利于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因素。
(5)根据材料四、五,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1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在这篇“叙论”中,他把整个中国历史划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大阶段。有学者认为:从“中国之中国”到“亚洲之中国”,以及从“亚洲之中国”到“世界之中国”,中国历史经历了两次转型,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和近代时期(1840—1949年)。
问题:
(1)概述第一次转型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重要变化。
(2)叙述在第二次转型中促使中国在政治方面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圈围出土地,而圈围起来的田叫做围田,或叫圩田。在山中把荒野开辟为耕地,往往采用放火烧山的办法,草木被烧去之后,稍加平整,即可播种,这种方法叫“畲田”或“畲种”,唐人多称之为“烧畲”或“火田”“火耕田”。
材料二: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突破了1亿大关,并相继在乾隆三十一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突破3亿,嘉庆十七年为三亿六千万道光十四年突破4亿。由此,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今人民蕃庶,食众田寡,山地尽行耕种。”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及环境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明指社会的一种进步过程,一种进化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势。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19分)


图铁犁铧                      图牛尊
(1)春秋战国时期是早期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2)根据图,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 
(3)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结构的内容及其特点。

图 北宋都城城市布局
(3)城市的繁荣是两宋时期中华文明出现新的因素。根据图和文字材料,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
(4)近代,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之下,中华文明发生嬗变,中华文明中更多地容纳、吸收了西方文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年至1919年,中华文明在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方面取得了哪些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材料一  “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
——摘自《杨文弱先生全集》
材料二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明史张居正传》
材料三 17世纪初年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丁;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材料四 “工匠佣力自给,以无田而免差;富商大贾操资无算,亦以无田而免差”, “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                          
——《明穆宗实录》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四反映了当时富商大贾的经济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 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统计时间
人口(亿人)
人均耕地面积(市亩)
粮食亩产量(市斤)
人均农业收入(市斤)
战国晚期(约公元前240年)
0.846
4.23
216
914
西汉末(约(公元元年)
2.240
3.76
264
993
唐初((约公元700年)
1.990
3.76
334
1256
宋初(约公元1000年)
3.900
3.75
309
1159
明中叶(约公元1500年)
4.200
3.28
454
1118
清中叶(约公元1800年)
6.190
1.71
460
628

材料一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 中国与西欧人均国民收入的比较(400—1900)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三 当一种领先世界的文明发展到巅峰后,如果产生高度特化适应和内向成长的惰性,就会因保守而难于实现社会转型,受到“先进的惩罚”,逐渐落后。相反,后进者因自身文明的不完善,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生产能力的要求得到激励,往往会在下一阶段的赛跑中具有“借用的优惠”。
——庞卓恒《史学理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粮食亩产量相比前代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战国到清中叶人均农业收入发展变化趋势。材料二中,公元700年到公元1500年人均国民收入变化趋势,与材料一中农业收入变化趋势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不同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群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田之利十倍,珠玉(经商)之利百倍”……周国人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指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用高利贷.掳掠等方式,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相国时,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2月7日,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殷商时期,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营仲曾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并设置相应的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西汉桑弘羊主持盐铁官营时,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时皇帝专门下诏,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保护环境禁令的人。
早在先秦,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的李冰修建的都江堰,集防洪、排涝、防旱为一体,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  
材料二 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环境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人朴素的环保意识与现代环保意识的主要区别,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民是农业社会中的主要劳动者,“稳定小农”是中国历代政府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以下是有关中国农村20世纪50年代变化图

①农民分配土地   ②农民踊跃报名入社③大炼钢铁时“小土群”④放开肚皮吃饱饭
材料三 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图一                            图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古代政治制度。
(3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农村20世纪50年代主要运动变化,从中有什么教训?
(3)从材料三的图一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结果的理由。(3分)
(4)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农民们比较重视亲缘、地缘关系,看重生活快乐,“平安是福”几乎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的传统价值观似乎已经被颠覆。从材料三的图二中可以看出,安徽农民价值观念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哪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生活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榷,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材料三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下列春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化:
春联一: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春联二: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春联三: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1)依据材料,归纳威胁小农稳定的主要因素
(2)材料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三对春联各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结合所学概要说明各政策实施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流域的开发
材料一 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地区仍有所见。
材料二 历史上荆江洪水位抬高统计:

时间
新石器时代至汉
汉至宋元
宋元后
历时
2300年
1400年
800年
最高洪水水位上升
0.2米
2.3米
11.
平均每年上升量
 0. 0087厘米  
0.164厘米
 1.39厘米

材料三:唐代至清末长江较大水灾初步统计:

朝代
唐代
宋朝(金)
元朝
明朝
清朝
年数                
289 
317
91
276
268
水灾次数
16
63
16
66
62
  平均几年一次
18
5
5.6
4.1
4.2

   ——材料均选自《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请回答:
(1)列举长江流域开发进程中的几个重要时期,并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4
分)
(2)以上材料对研究长江流域的开发提供了哪些信息。(4分)你对开发长江流域有什么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抵,酒泉二界上,有松的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番息(繁殖)”
材料四 三国魏初年,仓桑任敦煌太守,“旧 大浅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制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五 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材料二、三据《三国志》
请回答:
(1)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 锄        牛 耕
材料二: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泵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迁,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参,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
材料三: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四:我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古代和中世纪高得多。西欧粮食收获量和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据《补农书》记载,明末清初嘉湖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合今每市亩901—1126市斤,比现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水稻产量还高。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始于何时?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生产方式具有怎样的特点?
(3)材料四给了我们什么历史信息?
某学生探究小组欲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进行探究,请你为其提供下列帮助。
(4)拟定一个探究题目。
(5)提供三种获取探究资料的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黄宗羲(明末清初)在论及经济政策时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财计三》
材料三 雍正帝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女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一经济思想?
(2)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的提出可以反映哪些经济现象?
(3)依据材料三回答,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危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
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男:绿水清山带笑颜。
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双双把家还。
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男:我挑水来你浇园。
女:寒窖虽破能避风和雨,   男:夫妻恩爱苦也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歌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2)小农经济在古代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3)小农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解体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最终解体的时间于何时?最终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4)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说是“现代的小农经济”。它与传统的小农经济在生产资料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