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为了说明某种地理现象,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见下图)。
主要步骤有:①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器皿中,其中一只器皿的外面倒扣一个透明的塑料外罩;②在塑料外罩顶部钻一个小洞,将一支温度计插到器皿的土壤中;将另一温度计直接插入另一只器皿的土壤之中;③将两个器皿放置阳光下,保证其接受同样的光照射,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回答3—4题。
3.该实验能说明的现象是
A.热力环流 B.地面热容量比较 C.温室效应 D.城市热岛效应
4.实验结论应为
A.无塑料外罩器皿的土壤温度较高 B.有塑料外罩器皿的土壤温度较高
C.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完全相同 D.不确定,无法比较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3),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回答6~7题。
6.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7.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2.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 |
B.在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天空总是特别蓝 |
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近日点 |
D.早晨和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读图回答: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 C.丙地、丁地 D.甲地、丁地
2.产生乙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天空多云 ②降雨天气 ③位于山地的南坡 ④位于山地的北坡
⑤位于阴坡 ⑥位于向阳坡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④
《齐民要术》中有如此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完成1-3题:
、关于这段文字描述的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段文字所述天气现象一般发生在初秋 |
B.此段文字所述天气现象一般发生在初春 |
C.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是静止锋过境 |
D.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是暖锋过境 |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之夜大气逆辐射较弱 |
C.晴朗之夜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少 | D.晴朗之夜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少 |
“放火作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
A.“烟气”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 |
B.“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对地面没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
C.“放火作煴”,将大气直接烤暖 |
D.“放火作煴”,将大气直接熏暖 |
一气团从一山峰的西坡流向东坡,如图所示,在经过甲、乙海拔相同的两地( )
A.水汽含量甲地>乙地 |
B.降水甲地小于乙地 |
C.水汽含量甲地<乙地 |
D.气温甲地<乙地 |
图4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这种气候图与其它气候图相比较,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回答 题:
该地7月的月均温约为( )
A.10℃ |
B.15℃ |
C.20℃ |
D.25℃ |
该地最可能属于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温带草原气候 |
读“某地1月1日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可能是
A.长白山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12.如果该地现象是由于地面辐射引起的,那么该现象最强烈的时间是
A.日落后 B.日出前 C.日出后 D.日落前1~2小时
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