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下列小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
集水面积(Km2) |
平均坡度(°) |
流域落差(m) |
植被覆盖率(%) |
① |
5.3 |
24.3 |
537.2 |
15.7 |
② |
2.7 |
30.1 |
670.3 |
19.6 |
③ |
20.0 |
40.8 |
1353.7 |
13.2 |
④ |
4.5 |
26.1 |
384.7 |
20.5 |
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 B.风力强弱 |
C.光照强度 | D.降水量大小 |
一旦发生泥石流,应先确定灾害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
①RS ②GPS ③GIS
A.②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③② | D.③②① |
2009年7月8日,G8峰会在意大利城市拉奎拉开幕,全球气候问题提上峰会议程。据此回答各题。
G8峰会上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是指 ( )
A.全球变暖 | B.臭氧层破坏 |
C.城市的“热岛效应” | D.酸雨危害 |
所谓“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真正含义是( )
A.环境问题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已出现 |
B.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
C.即将出现,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
D.环境问题已经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 B.湿润 |
C.寒冷 | D.炎热 |
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
【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
B.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
C.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
D.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
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 D.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 |
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
A.引起海平面下降 | B.腐蚀建筑物 |
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 D.皮肤癌患者增多 |
(6分)读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除了该地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风化严重;还在于 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_______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____ ___(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3)中央气象台和国土资源部经常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这属于自然灾害防御的_________ __防御。
(4)在野外遇到泥石流,要向 的方向跑。在山区扎营,为防泥石流,不能选在 。
(8分)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1)我国位于 灾害带与 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各图判断, 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其它地区相比,Ⅳ地区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
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 | B.② |
C.①②③ | D.③④ |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下图)
材料二:甲、乙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
|||
冬(12-2月) |
春(3-6月) |
夏(7-8月) |
秋(9-11月) |
|
甲 |
6 |
51 |
2 2 |
21 |
乙 |
4 |
27 |
50 |
19 |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图中甲、丙两河流之间湿地的形成原因。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突出差异并简要分析成因。
(3)在农业或交通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全球变暖对俄罗斯的影响。
2013年8月12-19日,黑龙江省平均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多27%,个别地方降雨甚至超过了600毫米。主要集中在嫩江、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受持续降雨影响,黑龙江发生大洪水,洪水主要来源于黑龙江上游干流和俄罗斯境内的结雅河和布列亚河。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这次洪灾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球水循环过于活跃 ②降水丰富,并受地形影响
③该地区主要受季风影响,夏季风异常活跃 ④主要受积雪融水补给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图中黑影是黑龙江省的内流区范围。其形成原因是( )
A.主要是受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影响 |
B.不受季风影响 |
C.主要受积雪融水补给影响 |
D.受副高影响,降水少 |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 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 B.洋流 |
C.海陆分布 | D.信风和地形 |
全球变暖对该岛的影响可能有( )
A.河口三角洲面积变大 | B.海平面上升淹没全岛 |
C.受风暴潮影响的频次增加 | D.山峰顶冰川消融量增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