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学家认为,北极周围形成的大量参差不齐的冰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失(甲图)。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实,南极一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乙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水侵蚀 | B.火山喷发 | C.冰川运动 | D.全球变暖 |
该现象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冰川退缩 ②冻土融化 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④ |
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④对南极冰川实施加固措施 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③北部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该山脉南北坡( )
A. |
分别属于内流区和外流区 |
B. |
基带海拔在3000米以上 |
C. |
河流补给以积雪融水为主 |
D. |
热量的差异冬季大于夏季 |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震级高达里氏8.9级的大地震,被列为百年以来的第五大地震。据表完成小题。
年份 |
发生地点 |
里氏震级 |
1960 |
智利 |
9.5 |
1964 |
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
9.2 |
1957 |
美国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
9.1 |
1952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9.0 |
2004 |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 |
8.9 |
百年以来里氏9.0级以上大地震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中脊地震带 | B.环太平洋地震带 |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D.大西洋中脊地震带 |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大地震,是由于(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背运动张裂 |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背运动张裂 |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
下列有关这次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次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主要是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的,所以海啸在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 |
B.由于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海域,所以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影响较大 |
C.新加坡虽然距震中比斯里兰卡近,但由于受到岛屿的阻隔只有震感,损失不大 |
D.印度洋中的岛国马尔代夫,由于地势低,首都马累2/3的地区被海水淹没 |
读全球台风发生区域分布图,回答问题。
世界上台风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位于 ( )
A.太平洋东部 | B.太平洋西部 |
C.大西洋西部 | D.印度洋北部 |
受2012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影响,从8月2 8日夜间开始,黑龙江省多地迎来大风、降温以及强降雨天气。哈尔滨市局部地区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出现内涝。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布拉万”台风的是 ( )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油纸伞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1~2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
A. |
携带方便 |
B. |
适用地广 |
C. |
文化蕴涵 |
D. |
经久耐用 |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
A. |
欧洲西部 |
B. |
中亚 |
C. |
中东 |
D. |
撒哈拉以南非洲 |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图1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4-6题。
4.图1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
A. |
3月 |
B. |
6月 |
C. |
9月 |
D. |
12月 |
5.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
A. |
全天性减少 |
B. |
时段性增加 |
C. |
时段性减少 |
D. |
不发生变化 |
6.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
A. |
火力发电技术 |
B. |
光伏发电技术 |
C. |
特高压输电技术 |
D. |
电能储存技术 |
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变化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 | B.青藏高原 |
C.南方地区 | D.东北地区 |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A.甜菜种植区域南移 | B.小麦种植海拔降低 |
C.水稻种植北界北移 | D.油菜开花期滞后 |
第2l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读地表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影响大气中C0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⑨ | D.④ |
对地表碳循环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
B.导致海平面上升 |
C.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D.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主要 灾害 种类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
酸雨 雪灾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
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
A.台风、洪水、沙漠化 |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
C.干旱、洪水、蝗灾 |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
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
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
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
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
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藏、云贵地区受寒潮影响小 | B.寒潮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
C.寒潮是从太平洋地区吹来的寒冷空气 | D.寒潮只会带来大风,不会带来降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