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读图写出Ⅲ地区土地退化的原因。
(2)分析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3)结合该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简述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
A. | 主要能源矿产产地 | B. | 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
C. | 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 D. | 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
2.在6月到8月期间()
A. | 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 | B. | 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
C. | 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 D. | 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
读“候鸟迁徙路径图”回答问题。
候鸟的迁徙通常为春秋两次,候鸟每年迁徙的时间与路径大致是不变的。
(1)为什么候鸟迁徙路径到达北半球的纬度高于南半球?为什么候鸟迁徙路径大多经过沿海和大陆架海区?请分析之。
(2)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以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一度被控制在东南亚范围之内。随着候鸟迁徙,该病毒开始侵袭蒙古、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有人据此推测若局部地区发生某种新型禽流感将会蔓延全球。试以图为据分析这种推测是否正确。
(3)东南亚是较早发现新型禽流感感染的地区,有报道认为禽流感病毒的扩散与当地生产方式和开发有关。东南亚除水田外,还有热带雨林分布,过度开发热带雨林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试对此进行分析。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
B.17时~18时 |
C.18时~19时 |
D.19时~20时 |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 D.大气逆辐射减弱 |
【自然灾害】
狮泉河盆地风速≥17 m/s的大风日数多达113.4天/年。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简述防御上述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完成1~4题。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 B.台风 | C.洪涝 | D.寒潮 |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 B.甲—3、4、5月 |
C.乙—5、6月 | D.乙—12、1、2月 |
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 B.海陆位置不同 |
C.台风影响的先后不同 | D.水利建设不同 |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
A.冰雹 | B.洪涝 | C.暴雨 | D.干旱 |
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多阴雨 ②冷空气势力强大 ③农事活动较早 ④梅雨提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 B.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 D.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
2010年初海地和智利先后发生地震。下表为两次地震的统计数据。
读上表,回答第1、2题。
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不同,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大小不同 ②震源深度不同 ③人口密度差异
④发生时间不同 ⑤经济实力差异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中国国际求援队于1月13日晚8时30分,乘专机从北京出发,经停温哥华飞赴海地,经过10个小时的飞行抵达温哥华机场(49°14′N,123°05′W),此时正值当地
A.清晨 | B.午后 | C.傍晚 | D.深夜 |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读图2,完成第4~6题。
地震发生时,某地的区时为13日15 时49分,则该地的经度可能是
A.0° | B.30°W | C.90°W | D.120°W |
此次地震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
B.位于大陆内部断裂带 |
C.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所致 |
D.由于下地幔地应力的强烈释放所致 |
此次地震震后救援难度大是因为该地
①高寒缺氧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正值多雨季节
④交通不便
⑤缺乏预警机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⑤ | D.③④ |
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某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右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a | B.b | C.c | D.d |
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甲、庚 | B.戊、辛 | C.乙、丁 | D.丙、庚 |
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素以“水城”之美誉闻名于世。从抵御外敌入侵、建立海上强国到吸引八方游客,水在威尼斯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水而繁荣的威尼斯,如今却面临着被水淹没的危险。有专家甚至断言,80年后威尼斯就将从地图上消失,这颗亚得里亚海上的明珠从此将永远成为历史。据此回答小题。
威尼斯现在每年都要遭受100多次规模不等的洪水袭击,洪灾发生的频率是一百年前的6倍。有关洪灾喜欢光顾威尼斯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
B.过度抽取地下水 |
C.威尼斯所在的泻湖湖底不断堆积淤泥 |
D.非洲板块向北迅速移动,并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导致阿尔卑斯山的上升和威尼斯的下沉 |
人类活动是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
A.禁止使用氟氯烃 | B.减缓工业化进程 |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间颐。
材料一:里下河平原位于江苏省中部,又称苏中B#地。地势低平,且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形态,状如锅底,拓面高程从周国海拔4.5米,逐渐下降到海拔只有l米左右。
材料二:堤田是指我国南方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
的堤状高田。
材料三:江苏省里下河平原分布示意图(图甲),里下河珠田农业景观图(图乙)。
(1)简述里下河平原地形和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晌。
(2)分析里下河平原发展垛田衣耕系统对防治气象灾害的作用。
自然资源利用不好,会造成灾害。同样,自然灾害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源。据此回答小题。
下列自然灾害的形成,是由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的是 ( )
A.夏秋季节华北地区地势低洼处易发生洪涝灾害 |
B.我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 |
C.新疆地区冬春季节易发生冻灾 |
D.内蒙古地区过度放牧致使沙漠化严重 |
下列自然资源的形成与自然灾害相伴的是 ( )
A.地震多发地区往往地热资源丰富 |
B.寒潮形成的低温可杀死一些越冬害虫 |
C.条件适宜的荒漠地区边缘植树种草 |
D.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 |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地质灾害在世界许多城市出现,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严重灾害之一。图9为“地下水漏斗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有关城市地质灾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质火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城市建筑群过于密集
B.城市水漏斗区一旦形成无法消除
C.城市地面下陷主要原冈是过量开采地下水
D.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导致排洪顺畅
26.为及时掌握地面沉降动态,可采川的较为便捷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RS D.数字地球
读表和相关资料,回答下题。
2010年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的数据资料(注:甲、乙分别代表两地的震中)表
|
发生时间(区时) |
震中 |
震级 |
震源深度 |
死亡人数 |
海地地震 |
1月12日16时53分 |
甲:18.5°N,72.5°W |
7.3 |
10千米 |
约30万人 |
智利地震 |
2月27日3时34分 |
乙:35.5°N,72.6°W |
8.8 |
33千米 |
约700万人 |
海地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于北京时间1月13日20时30分左右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并于海地当地区时14日2时左右抵达海地太子港机场。
关于两地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
B.震源均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 |
C.两地震中相距约6000千米 |
D.均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
飞机飞行时间约为
A.13小时30分钟 | B.16小时30分钟 |
C.18小时30分钟 | D.22小时30分钟 |
关于甲乙两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气候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 B.两地的昼夜长短变化相同 |
C.甲地沿岸受寒流影响 | D.乙地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