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神秘的运动常数》,完成问题。(共7分)
神秘的运动常数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 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和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震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形体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摆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它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文章第①段从生活实例说起,有哪些好处?
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科学家是如何利用神秘的运动常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材料】
目前有些国家的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军方研制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时也常常遵循这一常数。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问题。(共8分)
① “稀土”一词源于芬兰化学家加多林。他于1794年从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后来被称作硅铍钇)中分离出一种白色物质,经分析证明含有一种新的“元素”(后人称作“钇土”的Y2O3)。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代表着一类元素,一直沿用至今。
②世界稀土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印度。资料显示,2011年在全球已探明的1亿吨稀土储量中,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36%;俄罗斯稀土储量为1 900万吨,占全球19%;美国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全球13%。
③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在军事方面,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能大幅度提高其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能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航天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
④在冶金工业中,将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钢里,能起到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的作用,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稀土球墨铸铁,特别适用于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球铁件,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
⑤在石油化工方面,用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广泛用于石油催化裂化过程;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为助催化剂,其处理气量比镍铝催化剂大1.5倍;复合稀土氧化物还可以用作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
⑥在玻璃陶瓷制作中,稀土氧化物可作为抛光粉广泛用于光学玻璃、眼镜片、显像管、塑料及金属餐具等的抛光;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制得不同用途的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减轻釉的碎裂性,使制品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
⑦稀土是一种稀有的可再生资源。但近年来,我国稀土私采乱挖、浪费资源、走私等情况猖獗,国有企业稀土开采的吨回收率仅为60%,大型的民营企业回收率只有40%,一些私采乱挖的矿山甚至只有5%,稀土资源被大量浪费,并由此引发巨大环境问题。
⑧一是稀土开采造成生态破坏问题。由于稀土矿含量很低,开采中土地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重。江西、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矿,每开采10吨稀土氧化物要剥离表面和出池尾沙1000——1600立方米,破坏大量地表植被。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超过20万——30万吨,占地约20多亩。
⑨二是稀土提炼、加工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稀土湿化冶炼产生大量废水,含有氨、氮、硫酸根、氯离子,放射性物质超标达几倍到几十倍。这些有毒的溶液长期残留地下,一旦污染地下水资源,后果不堪设想。稀土焙烧、冶炼和电解系统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未经处理或治理不达标排放现象还相当普遍。
⑩稀土开发带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虽然中国的稀土行业走过弯路,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选自《中国环境报》有删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4分)
阅读选文第⑦——⑨段,指出下面两则材料分别从哪一个方面说明稀土开发带来的问题
【材料一】江西赣州市的龙南县,离县城十几公里的山上,山顶基本被削平,到处可见红褐色的裸露的山体,与周围郁郁葱葱的两座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地人说,那座山就是早些年开采完稀土后留下的山体,现在几乎寸草不生。
【材料二】江西赣州市的黄沙村边有一条河,村民叫它黄沙河。村民们说:“以前我们喝水、浇地都用河里的水,现在由于用来提取稀土元素的酸性物质携带泥沙流入河里,河水浑浊不堪,我们用河水浇地只长苗不抽穗,人下一次河,手脚都会蜕皮。”
材料一:
材料二:
地铁——无锡腾飞的强力引擎
① 地铁1号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无锡市轨道办有关人士3月31日确认,年初上马的2号线22个站点目前均已开工,两条地铁线46座车站同时展开建设的宏大场景开始上演。在已经不太遥远的大后年,无锡市民将收获1、2号线相继竣工通车的喜悦和便利。
②“十二五”期间,无锡步入地铁时代。地铁1号线连起了太湖新城和惠山新城,2号线串起了蠡湖新城和锡东新城,明年有望开工的3号线连接惠山城铁站和无锡机场,后年计划启动的4号线则将3条地铁线串成一个网络,更利于发挥地铁运行功能。其中,3号线将在无锡机场站完成与苏州地铁3号线的对接。地铁延伸之处,城市空间大大拓展,城乡一体化水平也将跃上一个新的层级。
③ 因为地铁的出现,城市腾飞装上了强力引擎。一条条地铁线在缩短区域时空距离、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迅速集聚了产业、人才等一系列要素。市轨道办的规划图上,围绕地铁车站建设,一个个城市综合体不久后将次第亮相。如在1号线南端的雪浪站,一个城市综合体即将破土动工,这个集商业、酒店、办公、住宅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将形成与地铁、公交、社会车辆换乘的无缝对接,掀起雪浪地区城市现代化的新浪潮。
从第②段划线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说明作用
第③段的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读“磨脑子”的书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酣睡的香甜,游戏的畅快 ,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磨脑子”的书有什么特点?
阅读全文,说说读“磨脑子”的书有哪些益处。(3分)
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
(1)“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
(2)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文章。请你任选一篇你喜欢并感受深刻的文章,简要地写出你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黄岩岛——神圣的领土
①最近一段时间,菲律宾频频制造事端侵犯我国领土主权,黄岩岛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热点之一,孰不知黄岩岛历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②黄岩岛,又名民主礁,是 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东经118°以西,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个游离的海岛。
③大量的历史资料表明,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据考证,郭守敬在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所以早在13、14世纪中国元朝时,历史文献已显示黄岩岛是中国领土垢一部分。
④黄岩岛是我国的领土,其法律地位早已确定。1935年以来,中国公开出版的地图、教科书均标明黄岩岛为中国领土。另外,国中历届政府分别于1935、1947和1983年三次正式公布对此岛的命名或名称更改。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主权早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变遍承认。
⑤黄岩岛海域资源丰富。同南沙群岛一样,黄岩岛海域不仅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地战备地位,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物产有:金枪鱼、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很高。以至,东南亚各国对她垂涎三尺。
⑥黄岩岛,对于我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西沙的扼守南中国海的一道防线的话,那么黄岩岛就是这道防线的前哨。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黄岩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地”?
第⑤段中的划线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划线句子: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物产有:金枪鱼、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很高。)
第⑤段中“东南亚各国对地垂涎三尺”一句中的“垂涎三尺”用得好,为什么?
阅读《博客》回答小题(10分)
博 客
(1)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任何人都能够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2)2004年,博客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表达方式,但中国博客还悄无声息。在接下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超过5000万。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博客在勤奋的敲打着一个互联网传奇。《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经常写博客,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两倍。
(3)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正是因为加入博客的“零门槛”,它在人们的心中更具诱惑力。不过,博客的意义仍远远的超出人们的想象。
(4)首先,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可以及时记录发布自己的生活故事、思想历程,发挥个人无限的创造和表达能力,还能以文会友,同别人进行深度的沟通。
(5)其次,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是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博客将成为公众的武器,人们用它来表达政治见解,对国家的政策走向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6)再次,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它造成人们对传统出版业的怀疑与审视,从而影响到整个出版行业作出新的选择和调整。
(7)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博客的随意性与开放性导致内容泥沙俱下,缺乏公信力。但这些都不妨碍博客的发展。一边探索一边建设,一边表达一边吸收,“人人皆博”的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概括第二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第三段中划线的“零门槛”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1)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常写博客。( )
(2)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 )
从全文看博客的意义有哪些?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1分)
动物导航之谜
①世界上许多动物有着奇异的远航能力。如生活在南美洲的绿海龟,每年6月中旬便成群结队地从巴西沿海出发,历时2个多月,行程2000多千米,到达大西洋上的阿森松岛,在那里生儿育女以后又返回老家。2个月后小龟破壳而出,同样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游回遥远的巴西沿海。
②这种奇异的远航本领,鸟类可能更胜一筹。身长仅4厘米的北极燕鸥,每年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2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
③令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家养动物,也有远途外出而不迷路的能力。这些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④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所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⑤通过信鸽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动物的远航是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鸽子关在离家以西160千米的屋里,中午时打开电灯模拟黎明,然后放出鸽子,它们以为这是黎明,太阳在东方,但此时却正好在南方,鸽子看到太阳后就根据太阳来导航而飞向南方,它们还以为这是向东方朝家飞呢。
⑥蜜蜂和鸽子不仅在有太阳的时候能顺利导航,就是在没有阳光的阴天也能准确地返回自己的家园。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有另外一套导航系统。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实验发现蜜蜂对磁场很敏感。美国科学家沃尔科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鸽子带上一个小头盔,可以精确地控制每只鸽子飞行时的磁场。当控制头盔产生一个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就飞不回来;如果产生一个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又可直接飞回。这就证明鸽子是利用磁北极导航的。
⑦科学家们的实验,虽然已初步揭示了蜜蜂和鸽子导航的秘密,但是太阳、星星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使是地磁场的强度也会有变化。那么鸽子和蜜蜂是怎样根据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导航行为,至今尚无人知晓。加上动物种类繁多,海龟、昆虫以及大蝴蝶等能远航的动物,是凭借什么回到自己的老家的,这些秘密尚未揭开,还有待于科学家的继续研究。
第②段画线句主要采用了的_ 说明方法,意在说明_ (2分)
阅读第③④⑤⑥段,完成下面两题:(4分)
(1)蜜蜂、鸽子是依靠_ 、_ 导航的。
(2)这四段内容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划线词“初步”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下面对文意理解正确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用南美洲的绿海龟的例子,说明海龟生儿育女非常辛苦。 |
B.第②段介绍北极燕鸥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强调飞行距离长。 |
C.第④段介绍了蜜蜂通过“舞蹈”告诉同伴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
D.第⑥段用科学家的实验证明鸽子在阴天利用磁场来判断家的方向。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发电:细菌找到新岗位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进大肠杆菌的培养液里,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不过,那时的细菌电池放电效率较低。
②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细菌发电才有了重大突破。英国化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以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产生电能。其方法是,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诸如染料之类的芳香族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在细菌发电期间,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和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每100克糖可获得1352930库仑的电能,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而且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只要不断地往电池里添入糖就可获得2安培电流,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还可以建立细菌发电站。在10米见方的立方体盛器里充满细菌培养液,就可建立一个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每小时的耗糖量为200千克,发电成本是高了一些,但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更何况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发达国家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是由电池里的单细胞藻类首先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制糖浆中,让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再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英国则发明出一种以甲醇为电池液,以醇脱氢酶铂金为电极的细菌电池。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⑥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不是遥远的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就可成为现实。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运用的是哪种说明顺序?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第2段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5段中加点的词语“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利用细菌发电有什么优越性?
除了文中提到的可以利用细菌发电外,你还知道哪些环保的发电方法?至少说出两种。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含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另外,饮料中含糖,喝多了会抑制摄食中枢,人容易“反食”。 (选自《自然与人》,有删改)
本文扣住饮水,着重说明了什么内容?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
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作用是什么?
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雁塔如何“改斜归正” (作者:杨彦)
“古塔十之九斜”,闻名遐迩的大雁塔也不例外。据了解,史料中关于大雁塔倾斜度的准确测量,最早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当时测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了198毫米;1941年,再次测定它已向西北倾斜了413毫米。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从1945年起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开始加快;到1996年,大雁塔倾斜达到最大程度,经国家测绘单位实地测量,结果显示大雁塔倾斜已达1010.5毫米。
造成大雁塔加速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过度抽取。测量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大雁塔的倾斜速度最快。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西安市城市用水量也随之急剧增加,加之天气干旱,河流水量减少,大雁塔周围各大单位和居民吃水困难,就自己打井,无限制开采地下水。由于常年严重超采,使得西安市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危及大雁塔建筑,加速了大雁塔倾斜下沉。
从1997年起,大雁塔塔身开始停止倾斜,缓慢回弹复位。目前,大雁塔塔身倾斜已不到1000毫米,拉平了看,平均每年回弹约1毫米。
这是什么原因呢?据了解,陕西省启动了黑河引水工程,以缓解西安市城市用水压力。同时,基于对大雁塔倾斜原因的分析,西安市政府对大雁塔周边400多口自备井实施了封井措施,加大了地下水回灌力度,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含水层,以增加地下水储量。
记者从西安市水务局了解到,西安市已经建成6个地下水回灌示范点,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6个地下水回灌示范点已累计回灌地下水量37.73万立方米,其中2011年1至6月份回灌量16.91万立方米。该市水资源利用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的信息显示:“位于大雁塔回灌区域的中核262厂回灌井,地下水位埋深平均抬升2.11米;长安大学回灌区域水位埋深也平均抬升2.04米。小区域地下水位抬升对地下水位恢复和地下水环境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对已发生倾斜的大雁塔起到了积极的校正作用。”
回灌地下水只是“扶正”大雁塔的一个办法,多年来对大雁塔自身的保护治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紧挨着大雁塔塔座东、西、北三面原本种植着大片松树和草皮,在西边和北边还修建了很高的围墙。树和草都要浇水,而那半圈的围墙让积水不能及时排走,这使塔座经常处在一个潮湿的环境里,不利于塔的稳定。1997年,大雁塔保管所工作人员拆了墙,拔了草,把树移走,向外扩展10来米,对塔座周围进行了散水处理,并铺设了排水管道,这样,改变了塔座的微环境,使其保持相对干燥。
2000年,大雁塔保管所还对大雁塔塔顶、塔檐、塔座进行了专业的防渗处理,以减少水对塔的侵蚀。同时,在大雁塔的南北两侧打了两口探测井监测地下水位,每月观测一次,掌握水位变化,并与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合作,每年4月和10月对大雁塔周围地面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并对大雁塔振动情况24小时进行监测,确保大雁塔安全。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8月8日,有删改)
请概括大雁塔能“改斜归正”的原因。(至少概括四点)
请解释“改斜归正”在本文中的含义。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链接材料:据央视报道,在极度缺水的河北,有不少高尔夫球场无节制地超采地下水。这些高尔夫球场准备一个明井,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而另外的井被称为暗井,所抽取的地下水是不花钱的。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官员表示,深层地下水几乎不能恢复,恢复的年份往往以万年为单位。
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提供的信息发表你的感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迷人的色彩世界
西平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点染的,它们不仅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而且还带给我们很多科学意义上的启迪和帮助。
色彩所具有的令人惊讶的特性是它有“重量”。你可以做一个这样的试验:将同样重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只盒子,再将一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只用红纸包封,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用红纸包封的盒子要重一些。戴尔教授在14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他经过多种复杂的试验后得出结论,各种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的“重量”。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顺序:红、蓝、绿、橙、黄、白。
色彩学还告诉我们,颜色不仅具有“重量”,而且还有“味道”。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能用眼睛看清颜色,而且还能用其他感官分辨它们。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可以接收到不同颜色所代表着的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盲人也能够分辨颜色。
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因此,如果只用皮肤喜爱的颜色,身心会健康;相反,如果只用皮肤讨厌的颜色,就易精神紧张或患各种疾病。例如,人们都说内衣穿白色的好,黑色的不好。因为白色能吸收太阳光和人工光学的有效成分,所以在保持健康方面优于其他颜色。
室内的颜色也左右着身体的状态,如果在一间没有窗户、壁纸及家具都是红色的房间度过两个小时,就会感觉像过了4个小时;而在全是蓝色的房间则会感到仅过了1个小时。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红色的房间移到蓝色的房间,人的体温就会下降。因此,色彩学家建议室内装修以使用米黄色为佳。
一种划时代的作曲法已经出现,它将色彩的波长按一定的规则改写成五线谱,并用乐器来演奏这种由色彩波长谱写成的旋律。日本作曲家神山纯一认为,“光也好,音乐也罢,都是通过眼和耳感觉到的波。既然都是波,就应该有置换的可能”。他从日本色彩研究所借来色彩分解的资料,以光反射率为纵轴,波长为横轴制成图表。然后把红外线和紫外线之间的可视光线的波型,置换成相应的音符写在五线谱上。由白色和黑色谱成的曲子,由于波型比较单调,给人一种硬邦邦的感觉,而用紫色谱成的曲子显得十分神秘,桃色则富有爱情色彩。心理学家富田隆认为:“就像从橘子中榨出的果汁一样,色彩具有调节功能,它能直接渗透进人的精神中去。”例如红色使人兴奋,蓝色使人沉静,黄色金光闪闪,白色使人醒悟。现在以适合自己的心境为标准挑选服装和室内装潢色彩的人越来越多,以致使人真想把空气也染成自己喜欢的颜色。
色彩还可以医治某些疾病的有效武器。“在希腊,色彩疗法分两类:医院治疗和业余治疗。它可以治疗胃炎、结肠炎、妇科病、气喘病、过敏反应、植物神经混乱,以及各种精神病。特殊的灯具将带有颜色的光束通过激光器射入人体的不同部位,持续5分钟到25分钟。这个方法尽管看起来很简单,许多人对它的重要作用还不太了解,但它的保健效果确实是很显著的!”
这是因为颜色可使人的肌肉或松弛或紧张。试验证明,人的肌肉状态最松弛时的正常值是23,蓝色最接近正常值,为24;绿色为28;黄色为30;红色显示人的最兴奋状态,为42。医生们以此为基础制定了颜色医疗法,例如,红色是血之颜色,对治疗人的贫血及血液疾病有效;绿色是让人放松的颜色,对治疗哮喘和心肌疾病有效;橙黄色对治疗支气管炎和风湿病有效;黄色对治疗糖尿病和消化不良有效;蓝色有益于治疗中风、秃头及胆汁异常等;紫色则有益于改善膀胱炎、骨质增生及神经痛等病症。
(选自《科学24小时》2005年7、8月刊)
概括说明色彩具有哪些特点?它给予人们哪些影响和启迪?
第四段中的“这一发现”指代内容是什么?
作曲家用色彩谱曲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用颜色治病是利用了颜色的什么特点?
简要分析本文所使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巧克力:宠物狗的致命毒药?
①在美国,流行一种说法:体型小巧的宠物狗不能吃巧克力,否则就有丧命的危险,哪怕只吃了一丁点。我的朋友养着一条“吉娃娃”,有一次我亲眼见到这条小狗在吃过巧克力后,在房间内疯跑。难道甜美的巧克力真是狗儿的致命毒药?
②犬类陪伴着人类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人与狗有着同样的食物偏好。然而对于甜食,虽说人类可以轻松消化,狗儿却不能,人类最爱吃的巧克力对它们还有毒害作用,有时甚至会夺走它们的生命。狗儿食用的巧克力越多、越正宗,它受到的伤害也越大。可能由于抵抗力的原因,大型犬吃一点巧克力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而小型犬的主人就应该特别注意了,不能让你的爱犬食用一丁点儿巧克力。
③巧克力由可可豆加工而成,含有多种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咖啡因和可可碱就属于这类物质。这些物质会与细胞表面的某些受体结合,从而阻止动物体内的天然物质与受体结合。服用小剂量的甲基黄嘌呤类物质,狗儿会呕吐、腹泻,而人类却会有一种欣快感。巧克力含有大量的可可碱和少量的咖啡因,如果狗食用过多的巧克力,就会发生肌肉痉挛,甚至休克。服用可可碱和咖啡因后,狗的心跳速率会骤升至平常的两倍以上,某些狗还会四处狂奔,就像喝了一大杯浓咖啡。
④狗也能消化少量的巧克力,具体能消化多少,则要看它的体型和食用的巧克力种类。无糖烘焙巧克力含有的甲基黄嘌呤的量,是奶油巧克力的6倍以上。据专家透露,对一些小型犬而言,4盎司(约120克)的奶油巧克力就可能是致命剂量。
⑤海克特是一位有着16年从业经验的兽医,他说:“虽然不少狗生病,但是真正死于巧克力的,这16年来我只见过1条。巧克力对狗的毒害作用,可能是一种慢性过程。”
⑥如果只是吃了少量的巧克力,小狗尚能抵抗,不用劳烦兽医们。倘若吃得又急又多,那就只有逼它吃下活性炭,把巧克力中的甲基黄嘌呤类物质清除掉,避免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尽管巧克力不能在刹那之间夺走小狗们的生命,主人们还是少给自己的爱犬喂食巧克力。
根据说明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食用大量巧克力 与细胞表面的某些受体结合,通过消化系统进入 危及生命。
第③段两处划线句都用了 说明方法,任选一句说说它的作用
阅读第④段后说说,对于小型犬来说,食用等量的无糖烘焙巧克力和奶油巧克力,哪一种危害更大?为什么?
请说出第⑤段首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结合选文以及链接材料,说说你对饲养家犬有哪些思考。
链接材料:
⑴据报道:由于相关管理法规滞后,城市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狗很少。而每天被狗咬伤的人却很多,城市环境也受到污染。养狗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应根据我市目前养犬的实际情况,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管理经验,尽快制定城市犬类管理规定,使犬类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⑵抗震救灾中见到这样的情景:要是废墟旁有赶不动的家养狗,说明那下面一定埋着主人。不理睬它,它会不停地叫;掘地救人时,它直盯盯地瞅;等到主人身体露出,狗会冲上去刨地,直到刨得脚掌流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
被误解的贵族
①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可以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②其实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西方贵族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它从不同平民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③西方的贵族精神首先是一种荣誉感。中国古代的皇亲国戚,天生就是贵族,还可以靠国家的财政过一辈子。而西方贵族的荣誉则是自己争取来的,贵族后代除嫡长子之外,绝大多数继承不了祖辈的爵位和财产,他们只能从事军职或者教职,最终靠自己的奋斗来获得财富和贵族头衔。即便嫡长子也不能安享富贵,而是要随国王鞍前马后地征战,战死沙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因此,古代欧洲的贵族都具有强烈的荣誉感,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绝不会为生命而放弃荣誉,而且一旦自己的荣誉受到玷污,他们宁死也不愿屈辱的苟活。
④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失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责,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换来南方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犯被处死。”
⑤西方的贵族从来不因为自己高贵的地位而看不起平民,相反,在他们看来,保护平民,甚至为他们去牺牲,是贵族义不容辞的责任。中世纪分封制下的贵族,作为一方领地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利,虽然担负效忠义务,但他们并不惧怕作为最高统领主的国王,他们怕的是衣食父母,也就是自己的臣民。欧洲的贵族与臣民之间,其实是一种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如若贵族没能尽到保护臣民利益的职责,那么臣民就会出走。投奔遍布欧洲的自由城市,领主的势力也就随之衰落。而这也正是欧洲贵族尊重平民,勇于承担责任的根源所在。
⑥中世纪贵族“为臣民负责”的传统,到了现代便转化为“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一到周末便人去楼空——学生都到社区,医院,教堂和养老院当志愿者,为公众服务去了。
⑦西方贵族认为,生活在人的社会里,人与人是相互关联的,与人相处时要讲原则,讲规则,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公平竞争精神就是从这里演化而来的。比如决斗,双方按规则站在20米以内,用手枪互相射击,直到一个人倒地为止。这里的规则就很重要,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那这个社会就变成流氓横行的社会,而充斥流氓的社会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恪守规则的贵族精神可以阻止流氓社会的出现。
⑧同样的道理,西方贵族无论在一国之内还是国家之间,都会遵循各种规则,破坏规则就是破坏道义和秩序,最终倒霉的不光是违规者自己,还有整个社会。
⑨贵族精神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因为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贵族精神时,这个民族就不会被流氓精神和暴发户精神所折磨,而是活得很快乐,很有尊严。
第②段中划线词“暴发户精神”具体指 。
第③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具体作用是 。
西方贵族所崇尚的贵族精神内涵主要为以下三方面:
(1)
(2)
(3)
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通过列举现象来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真正的贵族精神。 |
B.中世纪欧洲民众有出走自由的权力,贵族为拥有臣民而尊重他们。 |
C.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阐释西方贵族精神的内涵的。 |
D.本文的写作意图在于抨击中国当今社会所普遍存在的暴发户精神。 |
请以你所了解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贵族精神在他身上的具体表现。
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15分)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选自《中学科技》2010年10期,有改动)
请简要概括舟曲形成泥石流有哪些因素。
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1)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2)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
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对泥石流易发生山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泥石流的建议。
根据下列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请你就泥石流的特点,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链接材料一: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的,一般发生于多雨的夏秋季节。因集中降雨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
链接材料二:近四十年来,我国每年因泥石流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7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的50余年中,我国县级以上城镇因泥石流危害或威胁的县级以上城镇有138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老鼠应该有个好收成 刘亮程
我用一个下午,观察老鼠洞穴。我坐在一蓬白草下面,离鼠洞约二十米远。这是老鼠允许我接近的最近距离。再逼近半步,老鼠便会仓皇逃进洞穴,让我什么都看不见。
老鼠洞筑在地头一个土包上,有七八个洞口。不知老鼠凭什么选择了这个较高的地势。也许是在洞穴被水淹了多少次后,知道了把洞筑在高处。但这个高它是怎样确定的?靠老鼠的寸光之目,是怎样对一片大地域的地势作高低判断的?
老鼠的这个洞的确筑在高处。以我的眼光,方圆几十里内,这也是最好的地势。再大的水灾也不会威胁到它。
这个蜂窝状的鼠洞里住着大约上百只老鼠,每个洞口都有老鼠进进出出,有往外运麦壳和杂渣的,有往里搬麦穗和麦粒的。那繁忙的景象让人觉得它们才是真正的收获者。
有几次我扛着锨过去,忍不住想挖开老鼠的洞看看里面到底贮藏了多少麦子。但我还是没有下手。
老鼠洞分上中下三层,老鼠把麦穗从田野里运回来,先贮存在最上层的洞穴里。中层是加工作坊。老鼠把麦穗上的麦粒一粒粒剥下来,麦壳和渣质被运出洞外,干净饱满的麦粒从一个垂直洞口滚落到最下层的底仓里。
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分工,不知这种分工和内部管理是怎样完成的。在一群匆忙的老鼠中,哪一个是它们的王,我不认识。我观察了一下午,也没有发现一只背着手迈着方步闲转的官鼠。
我曾在麦地中看见一只当搬运工具的小老鼠,它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四肢紧抱着几只麦穗,另一只大老鼠用嘴咬住它的尾巴,当车一样拉着它走。我走近时,拉的那只扔下它跑了,这只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抱着麦穗躺在地上发愣。我踢了它一脚,它才反应过来,一骨碌爬起来,扔下麦穗便跑。我看见它的脊背上磨得红稀稀的,没有了毛。跑起来一歪一斜,像是很疼的样子。
以前我在地头见过好几只脊背上没毛的死老鼠,我还以为是它们相互厮打致死的,现在明白了。
我终生都不会走进老鼠深深的洞穴,像个客人,打量它堆满底仓的干净麦粒。老鼠应该有这样的好收成。这也是老鼠的土地。
我们未开垦时,这片长满矮蒿的荒地上到处是鼠洞,老鼠靠草籽儿和草杆为生,过着富足安逸的日子。我们烧掉蒿草和灌木,毁掉老鼠洞,把地翻一翻,种上麦子。我们以为老鼠全被埋进地里了。当我们来割麦子的时候,发现地头筑满了老鼠洞,它们已先我们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麦收。这些没草籽儿可食的老鼠,只有靠麦粒为生。被我们称为细粮的坚硬麦粒,不知合不合老鼠的味口,老鼠吃着它胃舒不舒服。
这些匆忙的抢收者,让人感到丰收和喜悦不仅仅是人的,也是万物的。
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孤独和尴尬。
在我们周围,另一种动物,也在为这片麦子的丰收而欢庆,我们听不见它们的笑声,但能感觉到。
它们和村人一样期待了一个春天和一个漫长夏季。它们的期望没有落空。我们也没落空。它们用那只每次只能拿一只麦穗、捧两颗麦粒的小爪子,从我们的大丰收中拿走一点儿,就能过很好的日子。而我们,几乎每年都差那么一点儿,也能幸福美满地吃饱肚子。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10期 )
标题“老鼠应该有个好收成”中的“好收成”指的是 。
文中交代“有几次我扛着锨过去,忍不住想挖开老鼠的洞看看里面到底贮藏了多少麦子”,“但我还是没有下手”,原因是什么?
“靠老鼠的寸光之目,是怎样对一片大地域的地势作高低判断的?”一句中的“寸光之目”让我们想起了与“鼠“有关一个成语,它是 ,常用义是 。
虽说“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但作者笔下的老鼠却是可爱的,请你仿照示例,联系课文内容,写出自己的认识。
示例:老鼠聪明,它们将洞筑筑在高处,再大的水灾也不会威胁到它。
仔细品读文中划线部分文字,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写几句赏析性文字。(100字左右)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它们”和“我们”分别指代什么?作者不断变换称呼,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链接下面一则新闻材料,说说作者的观点与新闻材料是否矛盾?说明自己的理由。
材料链接:新华社呼和浩特2010年5月29日电(记者勿日汗) 进入5月份以来,气温回升,气候变化异常,内蒙古自治区暴发大面积鼠害。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内蒙古草原鼠害危害面积9821.68万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4245.96万亩。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