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朗读节奏划分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 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 深矣常有以自下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①御:马夫。②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③自下:谦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性行淑均   

②拥大盖,策驷马   

③身相齐国   

④晏子怪而问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愚以为宫中之事

晏子荐以为大夫

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C.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其夫为相御

其后夫自损抑

(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5)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

①诸葛亮的标准:   

②晏子的标准:   

来源: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不能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虞,黄金横带而驰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及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选自《战国策•田单将攻狄》)

【注释】①田单:战国时齐国临淄人。②狄:在今山东高青东南。③鲁仲子:齐国高士。④夜邑:在今山东掖县。⑤淄:水名。⑥虞:通“娱”,娱乐。⑦黄金横带:腰系黄金的带钩。⑧矢石:箭和垒石,是守城的武器。⑨援桴(fú):拿鼓槌。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B.行拂乱其所为(拂:扰乱)

C.田单乃惧(惧:害怕)

D.先生志之矣(志:记,记住)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3)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

(4)【甲】【乙】两文都表明一个共同的道理,无论是治国还是战争,享受安乐往往会有导致失败的危险。两文中都体现这一道理的句子分别是:【甲】  ;【乙】  。(请分别用文中原句回答)

来源: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乙】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①广才:增长才干。②淫慢:放纵懈怠。③险躁:轻薄浮躁。④意:意志。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后值倾覆: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静以修身:   

④悲守穷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①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4)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忠心可鉴;乙文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待殷切。

B.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刚柔相济,富有音韵美;乙文则以骈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

C.甲文内容丰富,情深辞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启发后主励精图治;乙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

D.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忧汉室,劝后主广开言路,纳谏治国;乙文体现作者情操高洁,教育儿子修身养性,淡泊明志。

(5)乙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6)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几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诸葛亮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他的这些品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任写两点谈启示)

来源:2018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江阴葛延之,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公留之一。葛请作文之法,诲之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而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葛拜其言,而书诸绅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减)

【注释】①元符:宋哲宗年号。②儋(dān)耳:地名。③坤: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儋州虽数百家之聚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B.然不可徒得也

徒以有先生也(《唐不辱使命》)

C.然后为己用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D.而书诸绅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

B.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

C.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

D.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4)苏公运用     的说理方法将“作文之法”讲得浅显易懂。

来源: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舜发 畎亩之中

每假借 藏书之家

B.百里奚举于

愿为 鞍马

C.必先苦 心志

喜洋洋者矣

D.征于

天山共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用"/"画两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教材《出师表》)

【乙】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 ,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 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 如前。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眉:眉县,今陕西省境内。②旄钺(máo yuè):白旅和黄钱,借指军权。③总统:总聚统理。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诚宜 开张圣听(开张:扩大)

B.先帝不以臣 卑鄙(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C.魏大将军曹真 众拒之(举:全)

D.戮谡以 众(谢:认错,谢罪)

(2)下列句子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C.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

D.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诸葛亮开篇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不仅表明自己因蜀汉政权岌岌可危而心忧如焚,更是为了警醒后主刘禅,希望他足够重视当前的危困形势,励精图治,力挽狂澜。这为下文劝谏作铺垫。

B.诸葛亮自述身世,回顾三顾茅庐至临危受命以来与先帝共同创业的历程,表明自己淡泊的志趣,对先帝的无限感激,对刘氏父子的赤胆忠心,以此打消后主的疑虑。

C.街亭失守,诸葛亮"戮谡"的主要原因是马谡纸上谈兵,无真才实学;"自贬三等"是因为自己作为主帅指挥不当,应承担主要责任。

D.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隐含着多种感情,既有尽托孤之任的忠贞之情,又有念后主孱弱的忧国之心,还有感创业维艰的伤时之叹等。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

(5)探究回答。

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请结合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俗语等,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语言优美,点评到位,100字左右)

千秋诸葛我评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 ,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 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 如虹,忽卷掣折 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 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 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敬:斜靠。

(1)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悄怆幽邃

邃:   

②而犹不忍去

去: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3)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游人坐欹岩下望

(4)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   ,乙文突出了水的   ( 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   

(5)请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 通:淫雨)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夫/霪雨霏霏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策之/不以其道   D.山行/六七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专指男人的配偶)

B.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他的)

D.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但是")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和第四段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

B.本文是一篇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远大的抱负的借物言志的文章。

C.文章在语言上很讲究句式的运用,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

D.本文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入理,环环相扣,层层蓄势。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5)本文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伟大政治抱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请联系本文,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来源:2018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墨子•公输》)

【乙】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吾请无/攻宋矣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D.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公输盘诎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④卒廷见相如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B.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间至赵矣

D.①男有分,女有归

②毕礼而归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①虽杀臣,不能绝也。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5)墨子止楚攻宋,蔺相如完璧归赵,他们都表现出了    的品质。

来源: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教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迄今四十馀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笛之悲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皆数百年物也  

②藤今犹在  

③始能支拄  

④共蔓旁引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B.其真无马邪(《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次则余家之青桐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5)《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来源: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部分 课外阅读理解。

阅读《二鹊救友》,回答各题。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 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guàn一种救凶猛的鸟。②匝:zā,圈。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悲鸣不

(已经)

B.若相语

(形状,样子)

C. 古木上

(聚集,会合)

D. 一赤蛇吞之

(含着,叼着)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鹳 于 古 木 上 盘 旋 三 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来源:2019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稗官野史,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③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④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

[注释]①排:批驳。②缁白四众:泛指听众。③鼎革后:入清后。①兀坐:独自静坐。⑤与:赞同。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好饮酒,善衡文: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  

③或问“圣叹”二字何义:  

④因为诗吊之: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②段画横线句的意思。

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着述为务。

(4)阅读第①段,回答问题。

①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

②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5)纵观全文,阐述作者为金圣叹作传的缘由。

来源: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下令。

       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秦民大说

说:

  

②有一人徙之

之: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4)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甲文中的“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

(5)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来源: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


【乙】

令封德彝 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 ,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

之者谁

B.正患己不能知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而伯乐不常有

德彝惭而退

D.虽有千里之能

上诘之

(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D.安可/诬一世之人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多次提到"千里马",方式多样,直称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名马",表述委婉,意在其中;代称如"其""之",表意简洁含蓄。

B.乙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上令封德彝举贤""上诘之""岂借才于异代乎"体现唐太宗的焦急与不满,塑造出唐太宗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在表达方式上,甲文偏重议论,乙文偏重记叙;甲文采用托物寓意手法,行文中洋溢不平与悲愤,乙文直述其事。

D.甲乙两文都讲有关人才的问题,但着眼点不同,甲文主要阐述了"天下无马"的观点,乙文则把关注点放在如何选拔任用人才上。

(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5)甲文哪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乙文的封德彝?结合对唐太宗的话的理解,你认为封德彝存在哪些问题?

(6)假如可以"借才于异代",你会向唐太宗举荐谁?请从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选择一个古代人物,并从"德""才"两方面具体说出他的长处。

来源:2020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

(1)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尝 百里外

趋:   

②吾 之庸不逮人也

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3)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4)阅读甲、乙两文,分别归纳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和"聪与敏者自败"的原因。

(5)请从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甲、乙两文的异同点。

来源:201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朗读节奏划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