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断句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愚公移山(节选)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赋(节选)

〔唐〕丘鸿渐

       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壮哉。倘若不收遗男之助,荷从智叟之辨,则居当困蒙,往必遇蹇,终为丈夫之浅。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客有感而叹曰:事虽殊致,理或相假。

【注释】①〔困蒙〕困于蒙昧。②〔遇蹇〕遇到艰难。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年且九十

②且焉置土石

B.①曾不若孀妻弱子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吾义固不杀人

D.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虽我之死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3)下面对《望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远望泰山。大笔勾勒泰山横亘绵延之势,亦显惊叹仰慕之情。

B.三、四句近看泰山。细笔描写泰山神奇秀丽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五、六句细赏泰山。工笔描摹山中云气升腾,林中群鸟还巢的美景。

D.末两句登山感怀。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顿生壮志凌云之慨叹。

(4)《愚公移山》中多用对比衬托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似愚而智,智叟似智而愚。这样写,加重了对比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B.遗男“助之”与智叟“止之”对比鲜明,更显示出智叟目光短浅、态度消极。

C.写太行、王屋二山之高大,运土路程之遥远,衬托出愚公的过人胆识与气魄。

D.其妻献疑与智叟讥笑形成对比,凸显愚公之妻支持移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5)下面对《愚公移山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邻人京城氏之子的热心帮助,愚公移山恐怕终究是难以成功的。

B.智叟的辩论客观上起到提醒愚公的作用,有时候反面意见更具有建设性。

C.愚公移山的故事虽然很神奇很特别,但其反映的道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D.文章高度赞扬了夸娥的神力,愚公移山最终还是要归功于神力相助。

(6)用“/”给《愚公移山赋》中划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壮哉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联系学过的经典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诗人多流连于山水之间,山水也就走进了诗文之中。“山气日夕佳,①  ”写山间美景;“人家在何许,②  ”写山居人家;“山回路转不见君,③  ”写山以表送别之情;“行到水穷处,④  ”则借山以达人生之悟;“正入万山圈子里,⑤  ”写山犹如说理;“醉翁之意不在酒,⑥  ”游山意在言志;“不畏浮云遮望眼,⑦  ”显示出高瞻远瞩的胸襟;“山舞银蛇,⑧  ,欲与天公试比高”抒发了创建伟业之抱负。山,是诗意的栖所,亦是抒情之意象。

来源:2018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注释:①【自矜】自夸。②【释担】放下担子。③【颔】点头。④【忿然】气愤的样子。

(选自《归田录》卷一,有删节)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渡B.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C.走送之 走:行走 D.礼愈至 至:周到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弗之怠

C.益慕圣贤之道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下面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4)下面对《送东阳马生序》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嗜学”与“家贫”这一尖锐矛盾写起,初步展现了作者勤奋学习的态度。

B.文章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作者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精神。

C.文章用先达的骄矜暴躁与自己的虔诚恭敬对比,反映了品德修为重于求学的道理。

D.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求学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意在勉励青年学子要刻苦读书。

(5)下面对《卖油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从卖油翁娴熟的技艺中获得启示,练就了举世无双的箭术。

B.卖油翁虽有高超技艺,却不被承认,遭到康肃公嘲笑,最后还被赶走了。

C.陈康肃公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不仅待人谦和礼让,还虚心向别人学习。

D.卖油翁是一位民间高人,他有一手绝活,还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道理。

(6)用“/”给《卖油翁》中画线句子断句。(划三处)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来源: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断句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