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①.宋人既 ②成列,楚人未既济 ③.司马 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 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 ⑥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 ⑦,不禽 ⑧二毛 ⑨.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 ⑩也。寡人虽亡国之馀 ⑪,不鼓不成列。"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②既:尽,全部。③济:这里指渡过泓水。④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⑤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⑥门官:国军的卫士。⑦重(chó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⑧禽:同"擒"⑨二毛:头发花白的人。⑩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⑪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牺牲玉帛
②肉食者鄙
③门官歼焉
④公伤股
(2)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指标一处)。
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
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 。
(4)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①【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②【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
(5)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乙】
董源 ①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 ②祖述 ③源法, 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 ④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
(节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
【注】①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④粲:鲜明。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
佳木秀而繁阴 |
B.钟子期辄穷其趣 |
欲穷其林 |
C.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
佛印绝类弥勒 |
D.悉是晚景 |
悉以咨之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
B. |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
C. |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
D. |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
(3)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凡是伯牙想到的人,钟子期一定能找得到 |
B. |
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士兵遇到暴雨,被困在山岩下 |
C. |
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心里悲愁,于是弹起琴来鼓励他 |
D. |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的音乐 |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因为知音难遇,所以一定要珍惜好友,要保持友谊长存
B.【乙】文记述了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画作工于雾霭远景,描绘真山真水的特点。
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山水画技法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C.两文内容上均着眼于"善",[甲]文伯牙"善弹",一把琴就可弹奏出高山流水的意境,造出崩山之音;而子期"善听",从伯牙的琴声中就可读出他的旨趣。【乙】文"善画",他的画作奇妙,宜"远观"不宜"近视"
D.两文都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甲】文正面描写了伯牙鼓琴之"善",侧面写子期对琴声的评价,突出伯牙琴技之高:【乙】文正面描写了董源画作"远观"景物鲜明之状,而侧面描写《落照图》,突出董源画技高妙。
(5)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 。"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家用不足 辞其兄况 |
蒙 辞以军中多务 |
B.遂 之北地田牧 |
能以径寸 之木 |
C.穷当 益坚 |
益慕圣贤之道 |
D.闻隗嚣好士,往 从之 |
客 从外来,与坐谈 |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 大 才 当 晚 成 良 工 不 示 人 以 朴 且 从 所 好。
(3)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初,敦 ①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 ②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 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及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昼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科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
(节选《晋书》有删改》)
①敦:王敦、王导的堂兄。②顗(yǐ):周额,字伯仁。曾投奔王敦,与王导交好。
(1)下列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敦之 举兵也/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 |
B. |
直入不顾/ 直截了当 |
C. |
顗不 与言/客从外来, 与坐谈 |
D. |
南北之 望/ 望尘莫及 |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既 见 帝 言 导 忠 诚 申 救 甚 至 帝 纳 其 言
(3)结合选文,说说王导为什么"悲不自胜"。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是时西边用兵/当 是时,妇手拍儿声 |
B. |
常被发 面铜具/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C. |
士大夫 翕然称之/往来 翕忽 |
D. |
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 |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3)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
【乙】
师川外甥奉议 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 ②.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 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 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 ④,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 ⑤,功必倍之。 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知其 旨也 |
旨: |
|
②然后能自 反也 |
反: |
|
③诚能如 是 |
是: |
|
④令心意不驰 走 |
走: |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
B. |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
C. |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
D. |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4)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节选)
【乙】
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 ①,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 ②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 ③;更善貌人,无不克肖 ④.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黾(mǐn)勉:勉励;尽力。③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④克肖:酷似。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
①常著文章自娱
②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先生不知何 许人也
②造饮 辄尽
③ 数试而困
④更善 貌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以 为号焉 |
为文崛奥 |
B.亦不 其姓字 |
慕 其人 |
C.多 谢不见 |
长跪而 谢之 |
D.皆逃避不 顾 |
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 |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5)五柳先生与崔子忠家庭状况有何相似之处?面对此种状况,他们都如何面对?这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出师表(节选)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
狗猛酒酸
①宋人有酤 ①酒者,升概 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 ③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④,而狗迓 ⑤而龁 ⑥人, 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②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 ⑦,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①酤:卖。②概:这里是"量"的意思。③县:同"悬"。④酤:买酒。⑤迓(yà):迎。⑥龁(hé):咬。⑦胁:受挟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皆 良实
②未尝不叹息 痛恨于桓、灵也
③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④有道之士怀其术而 欲以明万乘之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然不售酒酸怪其故
(4)概括甲文①②段的主要内容。
(5)乙文用 写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了君王要" "的道理。(用甲文中语句回答)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辈数人,诚以为贤。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犹为不逮,何也?"
魏徵对曰:"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则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
太宗曰:"诚如卿言。"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 于是人也 |
其所 用公辈数人 |
B.必先苦 心志 |
莫能尽 忠节 |
C. 后能改 |
自古帝王初即位者 |
D.征 于色 |
比迹 尧、舜 |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
(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分别从君臣两个角度,概括出【乙】中魏徵认为唐太宗功业仍不及三皇五帝的原因。
②魏徵的看法印证【甲】中" "一句。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
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匡庐奇秀 |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
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
C.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D.乐天既来为主 |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②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A ,[乙]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是B 。居室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甲]文体现了刘禹锡的C ,[乙]文体现了白居易的D 。(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景公问晏子曰:“莅①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②以敕民,则其道也。举贤官能,则民与若矣。”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③知乎?”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④乎是,故不知也。”
公曰:“请问求贤。”
对曰:“观之以其游⑤,说⑥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⑦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⑧,不掩欲以荣⑨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莅(lì):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②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③吾庸:怎么,哪里。④务:致力,专力从事。⑤游:交游、交结的朋友。⑥说:评说,评论。⑦靡曼:指言辞华丽。⑧声:名声,声誉。⑨荣:通“营”。迷惑。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食不饱,力不足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B.策之不以其道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C.善为国家者何如 |
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 |
D.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 |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
(2)请用现代汉通翻译下面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4)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①【甲】文中“千里马”喻指 ,“伯乐”喻指 ;【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 ”(用原文回答)。
②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以下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②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减之又减,遂至一匹,既终不受。翌日,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始妇无裈③也?”范笑而受之。
【注释】①范宣:字宣子,家境贫寒,崇尚儒家经典。②挑:挖。③裈(kūn):裤子。
(1)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于尝求古仁人之心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B.微斯人,吾谁与归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
C.或问日:“痛邪?” |
或王命急宣(《三峡》) |
D.如是减半 |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河中石兽》) |
(2)请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
(3)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蹄耳。
B.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C.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D.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中能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②乙文中可以看出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①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猪)三俱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次定州
②及大军回次柳城
(2)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一处)
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
(4)读这段文字,你觉得身为君主的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正义》)
【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①秋登②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华:huā,花。②登:进用,这里指摘取。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弗食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
B.故曰:教学相长也 |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
C.但能说之也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
D.行道以利世也 |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 ,【乙】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 。
②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①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②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
【乙】
唐考工员外郎宋之问③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第一联搜奇覃思④,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命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⑤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节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章。②矍然:吃惊的样子。③宋之问:初唐时期诗人。④覃思:深思。⑤迟明:黎明。
(1)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
Ⅰ联系课文。
序号 |
释义 |
课文 |
A |
或以宾王对 |
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
B |
再三吟讽,因曰 |
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
Ⅱ查阅字典。
属:①zhǔ 连接;
②zhǔ 嘱托,嘱咐;
③zhǔ 劝请,邀请;
④shǔ 种类;
⑤shǔ 官属,部属;
⑥shǔ 隶属,属于。
“属”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以下几种常见义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下列两个“属”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署为府属
B.而兴思不属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少 年 夜 久 不 寐 而 吟 讽 其 苦 何 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4)楹联“山月常明,应知诗杰丞临海;湖波乍涌,恍见文澜动则天”提到了甲文所叙述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两文为了表现骆宾王的才华,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