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西归绝句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
.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 “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任选一个角度,说说画线句的妙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                              
.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
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
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1~3题。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

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

2.

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3.

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赏析(4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加试卷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本诗以“     ”这一个字为构思脉络,以“    ”这一个词突出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特点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段(四)
爽爽的贵阳
我背着装满渴望的行囊
寻觅抛开暑尘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遇
眼里释放惊喜的光芒
远去了
浑浊的天空
远去了
难熬的热浪
环城森林涌来缕缕清新
黔灵山风吹过阵阵荫凉
绿绿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感受着你的气息
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
我背着装满向往的行囊
寻觅抖落风霜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拥
心儿奏出轻松的乐章
远去了
纷繁的琐事
远去了
莫名的惆怅
甲秀楼上数点欢跳的星星
花溪河里捧起欢乐的月亮
和和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徜徉在你的怀里
我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5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
(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