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
初中语文

填空。

(1)《钱塘湖春行》以“    ”将初春充满生机活力的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

(2)《木兰诗》中的诗句“    ”反映出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建立了显赫战功。

(3)温庭筠《望江南》中“    ”以江上所见表现主人公希望落空、悲从中来的强烈情感。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来源: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

(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破阵子》)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4)中国诗以其特有的意象,构筑成一座民族风情浓郁的精神家园。请在本诗中任选两个意象(名词),分别写出一句古诗词。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来源: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富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五色斑斓。

(1)请根据诗意填写上相应的传统节日,使诗句完整。

A.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  

B.年年  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C.爱  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D.忆对  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2)请写出一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并指出诗句中涉及的节日风俗。

来源:2018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

(1)海日生残夜,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  ,赢得生前身后名。

(6)  ,在乎山水之间也。

(7)子曰:“  ,小人比而不周。”

来源:2018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3)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7)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某书店拟选用两句有关“读书”的对仗工整的诗句作为楹联,请写出你认为合适的句子:    

来源: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下兴亡,  。(顾炎武《日知录》)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4)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7)《<论语>八则》中的“    ”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来源: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

(1)  ,若出其里。

(2)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马作的卢飞快,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  ,受上赏;  ,受中赏;    ,受下赏。

(6)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来源: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篇名。

(1)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人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5)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7)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  》)

(8)中华文化常常讲究由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    ”。

来源: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文默写。

①不愤不启,  。(《论语》八则)

②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⑦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来源: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为者常成,  

  ,不知其可。

③俱往矣,  ,还看今朝。

④阡陌交通,  

⑤读唐人诗歌,可见作者心胸气魄。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从“    ”,可见王勃旷达的胸怀,他心中的友情已突破时空的阻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    ”可见杜甫博大的胸襟,他舍己为人,至死不悔。

来源: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河落日圆。(王维《  》)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来源: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课文原句填空。

(1)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

(2)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3)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5)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这是无数仁人志士面对生死,做出的无悔选择。(《<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

(7)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就是希望我们做“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来源: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诗词原句填空。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秦风》)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疑是银河落几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⑤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贸《雁门太守行》)

⑥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⑦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⑧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  ”,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来源: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3)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4)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6)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7)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  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来源: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文名句填空。(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必答题: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浅草才能没马蹄”均通过“草”来表现早春景物特点。

选答题:

(7)  ,可以为师矣。(《论语》)

(8)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夏日绝句》)

(9)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

(10)  ,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来源: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