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买其首五百金(                          )
(4)鸣之不能通其意(                            )
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甲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1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
③吴既赦越  (         )      ④与百姓同其劳(          )
翻译下列句子。(2分)
女忘会稽之耻邪?
翻译:                                                         
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
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l2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者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同“披”,披着,穿着。④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              (2)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
(3) 晏子入见,立有间_______                 (4) 逸而知人之劳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文段【甲】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
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抵得上)。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赵(赵国)不将(当将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全)更(改)约束(规定),易置(撤换)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公将鼓之。(         )       (2)既克,公问其故。(        )
(3)以天下莫能当。(        )    (4)秦悉坑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3.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请写在下面。
4.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共11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为:        (2)宜:
2、翻译下列语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翻译:                                                                
(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翻译:                                                               
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答:(   )

来源:2010年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四川省泸州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下列各题。(共9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树林阴翳     翳:
(2) 太守谓谁     谓: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阡陌:        (2)向:
(2分)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填序号)
  ①  其中往来种作        ②   见渔人,乃大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③  既出,得其船        ④   设酒杀鸡作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极狭,才通人。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分)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邴原少孤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欲书可耳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童子苟有志苟富贵,无相忘
D.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一冬之间”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无丝竹之乱耳
D.无怀氏之民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1~2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

1.

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

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2.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

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
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

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 选自《东坡志林》)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初似儿戏,然 有验    而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 未易致诘也   思而不学则
C. 用麻黄根节及 竹扇为末服之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 嗅西子之珥,可以疗 疾矣   力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舐樊哙 盾,可以治怯    吾妻 美我者,私我也
B.意用药多此比    固国不 山溪之险
C. 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 此    曹操比 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D. 医问其得疾 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 一毛,其如土石何
3.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B. 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C. 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D. 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川灌河河:这里指黄河。
B.河伯欣然自喜欣然:高兴的样子。
C.不见水端端:端来。
D.闻道百闻:听说,知道。

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的。
B.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之:的。
C.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之:他,指浑沌。
D.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之:她,指淑女。

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辩牛马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
B.我之谓也译文:说的就是我啊。
C.少仲尼之闻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
D.大方之家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甲)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甲)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甲)传令,教“……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甲)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懿曰:“(甲)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
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文段中的甲是指         ;在选文中表现出甲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请你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个体现甲的这种性格特征的故事。
人物故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释】
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②责:通“债”,债券。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人属孟尝君属:通“嘱”,告诉
B.以何市而反市:买
C.孟尝君怪其疾也怪:责怪
D.狗马实外厩实:充满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译文: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译文:                                                                     
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结合全文概括作答。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