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加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甲 |
乙 |
A |
稀硫酸和铜片 |
水和 CO2 |
B |
双氧水和MnO2 |
NaOH溶液和CO2 |
C |
石灰水和CO2 |
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
D |
H2O和HCl |
硝酸银溶液和HCl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2→O2 | B.S→SO3 | C.Na2CO3→Na2SO4 | D.CaO→Ca(OH)2 |
如图甲、乙两个装置均可通过胶头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加某种液体,达到使气球鼓起来的目的(HCl气体NH3气体都极易溶于水),锥形瓶和胶头滴管放入物质正确的一组是
序号 |
装置名称 |
锥形瓶内物质 |
胶头滴管中物质 |
A |
甲 |
HCl气体 |
NaOH溶液 |
乙 |
NaCl固体 |
H2O |
|
B |
甲 |
CaCO3 |
稀盐酸 |
乙 |
NaOH固体 |
H2O |
|
C |
甲 |
NH3气体 |
H2O |
乙 |
Cu |
稀盐酸 |
|
D |
甲 |
CO2气体 |
NaOH溶液 |
乙 |
Zn |
稀H2SO4 |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从食盐水中获得淡水 |
B.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溶液 |
C.用酚酞试液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固体是否变质 |
D.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用过量碳酸钙粉末调节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为中性 |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且溶质成分没有改变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
B.浓硫酸 |
C.浓盐酸 |
D.石灰水 |
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
B.用水区分硝酸铵和食盐两种固体 |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D.用稀硫酸区分黄铜(Cu、Zn)和黄金 |
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铜(铁粉) |
B.除去氧化钙中含有的碳酸钙(盐酸) |
C.除去CO2中含有少量的CO(灼热的氧化铜) |
D.除去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水) |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
意外事故 |
处理方法 |
A |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 |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
B |
稀酸飞溅到皮肤上 |
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
C |
误服氯化钡溶液 |
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 |
D |
碱液泼在衣服上 |
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
B.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
C.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0 mL |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10.58 g 的食盐 |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A.CuSO4溶液 | B.Na2SO4溶液 | C.酚酞试液 | D.AgNO3溶液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
D.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试题篮
()